上海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痴呆症基因损害大脑机制

时间:2011-5-23阅读:388
分享: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一个被称为CLU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风险基因早在患者发病前50年就开始损害大脑。研究人员说,这种损害不会表现出症状,但能通过核磁共振扫描观察到。

CLU基因是在2009年与另外两个阿尔茨海默氏症风险基因一起被发现的。当时有研究认为,携带CLU基因的人罹患这种痴呆症的风险要高16%,但其作用机制并没有弄清。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神经科学期刊》网络上报告说,CLU基因损害覆盖在大脑神经元外侧起保护作用的髓鞘质,使其功能减弱,zui终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在晚年发作。

研究人员表示,携带CLU基因的人,在青少年时期并不会出现认知能力减退,因为大脑能自动修补。但随着年龄增长,自动修补能力减弱,认知能力就会逐渐减退。

研究人员还发现,CLU基因并非少数人才有,白人携带这种基因的比例高达88%。

报告主要撰稿人、神经学教授保罗·汤普森说,认识这一基因可帮助阿尔茨海默氏症潜在病人提前50年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坚持锻炼身体及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