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深圳市奥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文章>卫星遥感监测裸地扬尘行为的优缺点

技术文章

卫星遥感监测裸地扬尘行为的优缺点

阅读:3064          发布时间:2019-11-27

卫星遥感监测裸地,这是北京市扬尘监管的创新手段之一,北京因此也成为全国大范围应用遥感技术动态监管全市裸地、辅助扬尘治理的城市。

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遥感室里,一排排的仪器灯光闪烁着,一台电视、几台电脑,恨不得每隔15分钟,就能传回一批卫星照片。赶上值班,工程师张立坤就得一直盯着照片,点开放大到电视屏幕上一看特别清楚,连裸地上苫盖的网的薄厚程度都能看清。把照片下载下来,后续再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译,就能基本掌握本市的裸地情况。

优点

让裸地难逃法眼

裸地,其实就是没有植物生长或人工硬化,地表浮土裸露的地块,可能是没有苫盖到位的工地或者是人为扰动形成的空地。

北京早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环境监测业务始于2002年,初是在沙尘、秸秆焚烧等项目试点监测。2006年,北京市启动了针对裸地的卫星遥感监测,当时是一年“扫”一回,把全北京市“拍”一遍,但当时分辨率只能做到10米左右。2012年开始,频率加密到一年两次;2015年开始按季度,而从2018年7月开始,遥感拍照的频率缩短至一个月一次。

据悉,对北京这么大面积的区域,一个月“扫”完一次已经是目前利用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可以做到的快极限,因为从数据获取到裸地图片解译整个过程都十分繁琐、复杂,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这10多年来,频率、像素和精度都升级了,现在的高分辨率卫星,像素可以达到1米甚至小于1米,精度已经是原来的100倍以上。用遥感技术可以弥补人工监管的一些不足。就拿工地中的裸地来说,工地一般有围挡,土石方开挖的地方有深坑,从工地外一般是看不见的,监管人员进场查看需要时间,扬尘行为不易直接发现。而且裸地又是动态变化的,一个区域内今天可能减少一个裸地,第二天又多出来两个,地面上人为清查难以在短期内做到准确全面。而上述问题通过卫星遥感,解决起来就变得方便直观。

数说效果

卫星遥感监测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措施能否落实还需要看属地精细化监管是否执行到位。通过裸地遥感找出裸地在哪儿,面积有多大,并且按月进行比对可以了解裸地的变化规律。据此,管理部门可对裸地苫盖率较低的乡镇(街道)开展通报提醒,帮助属地提升裸地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

缺点,数据上传周期较大,更新不及时,不能及时准备的捕获扬尘行为的实时信息,需要扬尘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及扬尘噪声在线监测车走航监测进行补足。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