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正兴特种过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脱碳过滤器怎么使用?

时间:2014-3-31阅读:4401
分享:

总则:本过滤器的优点:

1.在过滤中设备没有渗液现象,达到美观环保清洁的要求。

2.在同等过滤面积情况下过滤速度快,大大的节省了工作效率。

3.在同等过滤设备中,一次性存放容积大,省了中间打开清理的过程。

4.过滤器清理滤渣简单方便,速度快。

5本过滤器可以把滤渣压成干饼。对料液损耗降到zui低。

6.本过滤器适用多种滤材,可以根据要求选择滤材

7. 本过滤器可以保温,把过滤温度低而难过滤,结晶的问题解决。

一.产品介绍

不锈钢精密框式过滤器是研发的一种新型层叠式板框液体过滤器,经我厂多年来生产过滤器的实践经验制造而成的,本机采用316L304不锈钢材料制造,木机内外抛光达400目,符合Gmp标准,工艺制作精良,性能安全稳定,抗腐蚀,经久耐用,结构新颖,操作简便,灵活节能,适应性强的多用途过滤设备。(本机可以初滤,半精滤,精滤)

二.产品用途

广泛适用于化工、制药、啤酒、矿泉水、石油、环保、生物工程、精细食品、涂料等行业,是对各类液体中微小杂质进行过滤、澄清,提纯处理的的固液分离新型设备。

三.产品特点

本机过滤装置是由多层重叠过滤网板和法兰圈组成,网板孔由电脑打孔,孔密小均匀,这可保证每层过滤网板上的滤材压力均匀,使过滤精度优,本机腔内壳体与底盘形成封闭的内腔体,液体经过加压进桶内药液外发兰圈上面多个孔进入内腔体,经过滤材网板,从中间小法兰多个孔出来,合格液体排出口。
   本机滤材可选用聚丙烯滤膜、增强型滤膜、滤纸、滤布,本机过滤膜等,可根据用户选用合适的滤材。本层叠式板框过滤器的特点:流量大、速度快、存活性碳多、过滤面积大、效率高、操作方便等。CT-500-CT800过滤器内有3-6根可拆固定架(快装型)CT-300CT-400过滤器采用中心螺杆压紧(快开螺帽与拱型压盖配合使用)

四.产品过滤过程

过滤器与进出口输液管道连接好后,打开排气孔的通气阀,打开进液阀,启动原液管道上的压力泵,原液由压力泵打入到过滤器中,当原液充满过滤器后,关闭排气孔上的通气阀,过滤器内就会保持一定的压力,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原液经每层网板上的滤材通过变成合格液,合格液通过均布的小孔进入网板中间,流入合格液管道中,zui终从合格液管道排出口排出。

五.产品使用须知

1使用时用3-5%碳酸纳溶液反复冲洗,再用清水冲,然后消毒测试PH值达许可范围

2、检查底盘和快装上的硅胶圈放置是否正确,筒体和底盘连接必须对称拧紧快装螺丝,防液体外漏。

3、安装滤膜前,将下面的螺杆拧紧,固定在底盘上,放上底盘固定圈(和底盘之间也要加装滤材),再安装滤板和滤框,将选用的滤材分别贴在滤板和滤框上,滤材内孔放在过滤板和框的凸出处内,重复直至到安装完毕,顶部盖上压板并压紧顶板(直径500以上的过滤器先把中间的固定螺丝压紧,然后必须对称的压紧边上的4个螺杆,注意防止倾斜密封不够)。

4启动*时,先关闭进液阀,然后启动,注意电机旋转方向,逐渐打开进液阀所需压力,并排出空气,则可过滤,一般工作压力小于0.4Mpa

5.使用时应注意压力表的增高速度和突然下降,以判断滤材阻塞和破碎

6.停泵时应先关闭进液阀,防突然停泵液体回流击坏滤材,然后停泵并打开放气螺栓,待滤液流尽后松开顶板,即可更换滤材和清洗。

7.如本机采用微孔滤膜精滤时,料液必须先用较粗滤材,经过预滤后使用以免堵塞微孔滤膜,影响过滤质量。

六.可能发生故障及解决办法

故障

产生原因

解决办法

 

 

  1. 开机后泵不出水

(液体)

  1. 泵进水管路漏水
  2. 泵进水管阻塞或阻力过大
  3. 泵吸水高度过度
  4. 泵密封处漏税水
  5. 泵叶轮转向不对
  6. 引水不足

1.堵修补漏水

2.清洗吸水管道,缩短引水管道

3.降低吸水高度

4.更换或调整密封圈

5.调换转向

6.加足引水

2.夹环漏水

1.夹环螺丝没有旋紧或垫圈损坏

1.旋紧夹环螺丝或调换垫圈

 

3.泵噪音过大

1.叶轮和泵盖磨擦,端头螺丝松动

 

2.空转损坏密封圈

3.吸入空气

1.正确安装泵盖,紧固叶轮端头螺丝

2.调换密封圈

3.调整进液位置,调换修补管道

七.如对本产品了解更多情况或操作使用不清楚,,来传真咨询,我们非常乐意为您及您的企业提供zui的服务。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