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与MBR大致相同,MBBR的工艺是MBBR池体与厌氧池合并处理。
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需要具有比重接近于水,有效比表面积大,适合微生物附着生长等特点的悬浮填料,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设备厂商开发成功,我国也颁布了相应的行业规范。悬浮填料在生化池中轻微搅拌即可悬浮起来,易于随水自由运动,能够很好的形成流化状态。在好氧条件下,曝气充氧时产生的空气泡上升浮力能够推动填料和周围的水体流动,当气流穿过水流和填料空隙时又被填料阻滞,并被分割成小气泡。在这样的过程中,填料被充分地搅拌并与水流混合,而空气流又被充分地分割成细小的气泡,增加了生物膜与氧气的接触和传氧效率。在厌氧条件下,水流和填料在潜水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流化起来,达到生物膜和被处理的污染物充分接触而降解的目的。MBBR工艺的核心是实现悬浮载体填料的充分流化,以达到强化处理污染物的目的。在MBBR工艺的实际应用上,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生化池池型、悬浮填料投加量、曝气系统、拦截筛网、推进器等。在曝气区内生物填料的流化是系统实现良好处理功能的关键。其主要依靠生化池的好氧区曝气系统来实现。在好氧区中适当的曝气系统能够确保生物载体流化填料的流化效果,保证流化填料在水体中做上下、前后的流动,使填料与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碰撞、接触,有效完成污染物、水、气三向的接触、交换、吸附等过程。填料比重一般选择为0.94-0.97,在培菌期间,填料表面会慢慢附着大量的生物膜,附着量越大,比重逐渐增加,当填料上生物膜到一定厚度时,其比重大于1,填料从非曝气区下沉到水池底部,曝气区底部的冲击力强,能迅速冲洗掉填料上的残余生物膜,脱膜后的填料比重也随之降低到1以下,并在曝气区上升。根据挂膜前后的比重变化特点,填料可以随水流在曝气区和非曝气区翻腾,从而交替完成了生物膜的生长和脱落过程,保证生物膜的数量稳定性和活性,使工艺运行较稳定。为了防止流化悬浮填料随混合液进入下一个环节,在好氧区内适当位置设计采用筛网进行简单拦截和分隔。筛网材质选用不锈钢,型式与悬浮填料配套。
化粪池---格栅---调节池---厌氧池---MBBR膜池+O池----清水池----出水
(1)污泥负荷低
附着生长在悬浮载体中的长泥龄生物膜为生长缓慢的硝化菌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生存环境,可实现高效硝化作用,而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泥龄相对较短,可有效去除有机物。因此,这种悬浮态和附着态微生物共池生长的工艺,污泥负荷远低于单纯的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效率更高,运行更稳定。
(2)有机物去除率高
由于悬浮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附着在其表面及内部的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5~10倍,总浓度高达30~40g/L,从而可大幅提高有机物去除效率。
(3)脱氮效果好
MBBR反应器中悬浮和载体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处于好氧状态,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而载体内部的兼氧和厌氧区利于反硝化细菌生长而起到反硝化脱氮的作用,对氨氮的去除有良好的效果。
(4)易于维护管理
悬浮填料在曝气池内无需设置填料支架,便于对填料以及池底的曝气装置的维护,节省投资及占地面积。
(5)不易产生污泥膨胀
悬浮填料受到水流和气流的冲刷,保证了生物膜的活性,促进了新陈代谢,反应池中随水流化的填料上,可能生长大量丝状菌,从而减少了污泥膨账发生的可能性。
1、根据安装图与基础图,准备基础以安装平面图大小尺寸为准,做好混凝土底板。
2、安装时必须严格根据安装图连接管道,设备就位后连接管道用橡皮垫紧固好,使连接处不渗漏。注意本设备安装图及管道连接图按标准连接及平面布置,如用户要求可任意布置,但必须在订合同时提出。
3、管道安装连接应该在设备就位时考虑好,设备就位时必须按说明书设备自重,配合吊车吨位大小,安装顺序按现场对照图就位,筒体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错,互相间距必须正确。
4、设备安装完毕无不妥后,即可用土填入设备四周与间隙中夯实,并整平地面填土时应注意:
(1)设备人孔盖板必须高出地坪50mm左右;
(2)不能让土堵塞人孔盖板上的进气口。
5、安装完毕后设备与基础地板必须连接固定,保证不使设备流动上浮,同时须在设备中注入污水,充满度必须达到70%以上,以防设备上浮。同时,检查好各管道有无渗漏。
6、把电控柜控制线与设备接通,接线时注意风机及潜污泵电机的转向,控制柜要放在通风处,保持干燥,一般控制柜不能放在露天。须防日晒,淋雨等。以免控制板及接线头漏电,烧毁控制板。
7、连接好风机、水泵控制线路,并注意风机、水泵的转向必须正确无误。
参考资料编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