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医院废水消毒装置
全国
天水市医院废水消毒装置各医疗单位负责人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医院的污水需不需要处理?如果需要处理要处理到什么标准?怎么处理?需要投资多少钱?怎么计算医院一天有多少废水量?
可以:许。免费为您解答,根据客户医院规模、污水量、性质、地域、受纳水体、当地环保要求等情况免费设计污水处理方案。
从处理效果和节省投资减少运行费用方面考虑,大中型医院(每天废水量600吨以上)适合土建污水处理站。中小型医院(每天废水量10-600吨)适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小型医院(每天废水量10吨以下)适合使用臭氧消毒发生器,二氧化氯发生器。或者次氯酸钠发生器。
下面简单介绍下医院污水处理的方法:
1、活性污泥法: A/O、A/A/O、SBR氧化沟等
2、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氧化池等
3、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A/O法: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
A就是厌氧段,主要用于脱氮除磷;O就是好氧段,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它除了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外,还可同时去除氮、磷,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及难降解废水,在好氧段前设置水解酸化段,可显著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A/O法脱氮工艺的特点:
(a)流程简单,无需外加碳源与后曝气池,以原污水为碳源,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
(b)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设内循环,以原污水中的有机底物作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应充分;
(c)曝气池在后,使反硝化残留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处理水水质 ;
(d)A段搅拌,只起使污泥悬浮,而避免DO的增加。O段的前段采用强曝气,后段减少气量,使内循环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证A段的缺氧状态。
SBR法
SBR法也叫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 在同一反应池(器)中,按时间顺序由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和待机五个基本工序组成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简称SBR法。
-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特点
- 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工业废水处理),无需设置调节池;SVI值较低,污泥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的曝气池内能够进行脱氮和除磷反应;应用电动阀、液位计、自动计时器及可编程序控制器等自控仪表,可能使本工艺过程实现全部自动化,而由中心控制室控制;运行管理得当,处理水水质优于连续式;加深池深时,与同样的BOD-SS负荷的其它方式相比较,占地面积较小;耐冲击负荷,处理有毒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强。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规定:医疗污水主要有两种处理标准;
废水量和废水水质
医院的分项生活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确定排水量宜为给水量的85%—95%。
医院的综合耗水量、小时变化系数与医院性质、规模、设备完善程度有关,应根据实测确定。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下列数据计算:
设备比较齐全的大型医院日耗水量为650-800L/床/d;小时变化系数K=2.0-2.2。
一般设备的中型医院日耗水量为500-600L/床/d床;小时变化系数K=2.2-2.5。
小型医院:日耗水量为350-400L/床/d;小时变化系数K=2.5。
医院每张每日污染物的排出量应根据实测确定。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下列数值采用:
BOD5:60g/床/d;
COD:100-150g/床/d;
悬浮物40-50g/床/d;
注:污染物的排出量除以耗水量称为有害物质污染浓度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序号 | 控制项目 | 排放标准 | 预处理标准 |
1 | 粪大肠菌群数(MPN/L) | 500 | 5000 |
2 | 肠道致病菌 | 不得检出 | - |
3 | 肠道病毒 | 不得检出 | - |
4 | pH | 6-9 | 6-9 |
5 | 化学需氧量(COD) 浓度 (mg/L) 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 60 60 | 250 250 |
6 | 生化需氧量(BOD) 浓度 (mg/L) 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 20 20 | 100 100 |
7 | 悬浮物(SS) 浓度 (mg/L) 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 20 20 | 60 60 |
8 | 氨氮(mg/L) | 15 | - |
9 | 动植物油(mg/L) | 5 | 20 |
10 | 石油类(mg/L) | 5 | 20 |
11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 5 | 10 |
12 | 色度(稀释倍数) | 30 | - |
13 | 挥发酚(mg/L) | 0.5 | 1.0 |
14 | 总氰(mg/L) | 0.5 | 0.5 |
15 | 总汞(mg/L) | 0.05 | 0.05 |
16 | 总镉(mg/L) | 0.1 | 0.1 |
17 | 总铬(mg/L) | 1.5 | 1.5 |
18 | 六价铬(mg/L) | 0.5 | 0.5 |
19 | 总砷(mg/L) | 0.5 | 0.5 |
20 | 总铅(mg/L) | 1.0 | 1.0 |
21 | 总银(mg/L) | 0.5 | 0.5 |
22 | 总A(Bq/L) | 1 | 1 |
23 | 总B(Bq/L) | 10 | 10 |
24 | 总余氯1)2)(mg/L) | 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