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烟气脱白 应用微生物脱硫的研究是伴随着利用微生物选矿的研究而开始的。1947年,COLMER等发现并证实化能自养细菌能促进氧化并溶解煤炭中存在的黄铁矿,这被认为是生物湿法冶金研究的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LEATHAN等就分别发现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与煤中的硫化铁的氧化有关,并从煤矿废水中分离出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oxidans)[4]。1984年,POSTGATE在其著作中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类微生物能利用各种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使亚硫酸盐和硫酸盐作为zui终电子受体并还原为硫化物。1988年,美国Tulsa大学的DASU等[5]将这类微生物用于SO2气体的转化中,开始了微生物脱除SO2气体的应用研究。日本千代田公司发展的稀硫酸吸收法(简称千代田法),是目前在日本应用较广的烟道气脱硫方法。王安等[6]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ferrooxidans)脱除烟气中的SO2。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比较了千代田法与微生物法的优劣,结果表明,在通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微生物法脱硫率远大于千代田法。即便是在较低(12.5L/Nm3)的液气比下都有较
天津烟气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