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业污废水处理系统
印染废水的形成
印染废水是给纺织类产品洗染、印花、上浆等多道工序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染料、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洗涤剂等有机物,以及碱、硫化物、各类盐类等无机物,污染性很强。后期难处理,COD浓度高。废水中还有很多的硫化物,这类废水需要进行加药或者污水处理设备的一系列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印染业污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一般分为生化+物化和物化+生化两大类处理工艺?但由于缺少水解酸化单元?实际运行中存在好氧生化单元反应不够*?导致后续物化处理费用偏高的问题。在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装置前增加水解酸化处理的“水解+好氧” 串连工艺?可以使印染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进行水解?生成为较易生物降解的物质?改善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从而提高传统流程的COD去除率。目前国内许多新建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生活污水和印染废水集中处理)均采用由这一工艺开发的“水解一好氧” 生物处理工艺?已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印染工艺的四个工序都有废水排放,*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排出的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的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的印花废水、皂液废水;整理工序排出的整理废水。印染废水是上述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者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化学处理方式
混凝法
主要有混疑沉淀法和混疑气浮法,所采用的混疑剂多半以铝盐或铁盐为主,其中以碱式氯化铝(PAC)的架桥吸附性能较好,而以*的价格为低。国外采用高分子混疑剂者日益增加,且有取代无机混疑剂之势,但在国内因价格原因,使用高分子混疑剂者还不多见。据报道,弱阴离子性高分子混疑剂使用范围广,若与硫酸铝合用,则可发挥更好的效果。混疑法的主要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设备投资省、占地面积少、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率很高;缺点是运行费用较高、泥渣量多且脱水困难、对亲水性染料处理效果差。
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在国外应用较多,Zima S.V.等人总结出了印染废水臭氧脱色的数学模式。研究表明,臭氧用量为0.886gO3/g 染料时,淡褐色染料废水脱色率达80%;研究还发现,连续运转所需臭氧量高于间歇运行所需臭氧量,而反应器内安装隔板,可减臭氧用量16.7%。因此,利用臭氧氧化脱色,宜设计成间歇运行的反应器,并可考虑在其中安装隔板。臭氧氧化法对多数染料能获得良好的脱色效果,但对硫化、还原、 涂料等不溶于水的染料脱色效果较差。从国内外运行经验和结果看,该法脱色效果好,但耗电多,大规模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 光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脱色效率较高,但设备投资和电耗还有待进一步降低。
电解法
电解对处理含酸性染料的印染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脱色率为50%~70%,但对颜色深、CODcr高的废水处理效果较差。对染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各类染料在电解处理时其CODcr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中性染料、直接染料>阳离子染料,这种方法正在推广应用。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含以上三种处理方式。脉冲电凝设备可以处理印染污水达标排放到标准。纺织印染废水传统处理方式需要分析自身水质,药剂需要经过小试,中试方可用于工程,运行技术和管理技术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脉冲电凝可有效对各种纺织印染废水去除COD50%以上,帮助提高B/C比,有助于生化系统更好的运转,保证出水稳定,显著降低运行成本。
海卓帕斯脉冲电凝原理介绍:
脉冲电凝法采用电化学原理,借助外加高电压作用产生电化学反应,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经单一电凝设备即可对废水中的有机或无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进而凝聚、浮除,将污染物从水体中分离,可有效地去除电镀等综合废水中的COD、BOD、SS、色度、油、磷酸盐、CN-、Cr6+、Zn2+、Ni2+、Cu2+、Cd2+、F- (铝板)等。
电凝的极板使用的是普通的铁板和铝板。通电反应时会释出大量的离子状态的 Fe 2+或 Al3+。经电凝反应产生的Fe(OH)3或Al(OH)3,其活性比铁盐或铝盐(一般传统水处理所使用的混凝药剂)凝聚效果更强上40倍以上。因此能更高效的与水中之有机物或无机物产生胶羽而沉淀,从而可减少污泥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