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城乡污水处理设备 针对碳源竞争采取的解决策略,如补充外碳源。反硝化和释磷重新分配碳源(如倒置A2O工艺)等;针对DO残余干扰释磷、反硝化的问题,可在好氧区末端增设适当容积的“非曝气区”,补充外碳源,补充外碳源是在不改变原有工艺池体结构及各功能区顺序的情况下,针对短期内因水质波动引起碳源不足而提出的应急措施。一般供选择的碳源可分为这几类:甲醇、乙醇、葡萄糖和乙酸钠等有机化合物。
可替代有机碳源,如厌氧消化污泥上清液、木屑、牲畜或家禽粪便及含高碳源的工业废水等。相对糖类、纤维素等高碳物质而言,因微生物以低分子碳水化合物(如,甲醇、乙酸钠等)为碳源进行合成代谢时所需能量较大,使其更倾向于利用此类碳源进行分解代谢,如反硝化等。
一体化城乡污水处理设备 任何外碳源的投加都要使系统经历一定的适应期,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要解决的矛盾主体选择合适的碳源投加点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节能降耗至关重要。一般在厌氧区投加外碳源不仅能改善系统除磷效果,而且可增强系统的反硝化潜能;但是若反硝化碳源严重不足致使系统TN脱除欠佳时,应优先考虑向缺氧区投加。
从除磷角度分析可知,倒置A2O工艺还具有2个优势:
“饥饿效应”:PAOs厌氧释磷后直接进入生化效率较高的好氧环境,其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的摄磷驱动力可以得到充分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