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设备+混床设备系列工艺简要说明
本工艺由预处理部分、反渗透装置、混床组成。
反渗透设备+混床设备系列工艺系统简述
原水进入原水箱,由原水泵加压,*入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以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及有机物、余氯等来保护反渗透膜的预处理工艺,首先保证了整个工艺具有良好的基础。
预处理后的水经加药装置加阻垢剂后进入保安过滤器,防止膜组件表面结垢,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再由高压泵送入一级反渗透(RO)系统,在压力的作用下透过反渗透膜离子级过滤原理,可以脱除98%以上的无机盐类,99%的细菌和热源。zui后RO出水进入中间水箱, 而一级RO的浓水(经浓缩的原水中的盐份、机械杂质、胶体物质及小部分未透过水汇集成浓水)排入下水道排放。中间水箱内初级脱盐水由中间水泵抽入混合离子交换器进行深度除盐,由纯水泵供至用水点。
预处理部分
反渗透产水量12T/h,回收率按70%计算,设计出力为17T/h。
预处理系统包括原水箱、原水泵、絮凝剂加药装置、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
◇原水箱、原水泵
反渗透系统要求进水流量、压力稳定,避免系统的波动。原水箱、原水泵用来提供足够的进水流量和压力及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
原水箱用于贮存原水。材质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的 PE,该水箱配备液位控制装置。
原水泵正常运行时一台运行,反冲洗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耗电少、噪声低等特点。
◇絮凝剂投加装置
一般情况下,原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较大颗粒的物质可以通过过滤直接滤除,较小颗粒不能直接滤除,这些物质表面带负电荷,投加的絮凝剂为PAC,用于原水中的胶体、颗粒形成絮凝体矾花,提高过滤效果,降低出水浊度,保证RO进水的污染指数≤3。PAC投加量在3mg/L左右,具体投加量视现场情况而定。
絮凝剂一般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介于三氯化铝和*之间的水解产物,其净水效果为硫酸铝的3~5倍,三氯化铁的2~5倍,比其他净水剂成本降低40~50%,絮凝体形成快,絮块大,沉降速度快,还有除臭、灭菌、脱色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