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转发光法在真菌毒素领域具有*的优势
(1)革新的标记技术:采用新一代上转发光稀土纳米材料标记技术,具有上转发光现象,与荧光素或荧光颗粒相比,可发挥无淬灭、无背景、高敏感性、高稳定性
等特点。
(2)上转发光技术,例如:国家技术发明奖、2014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
真菌毒素检测项目
项目名称 | 规格 | 定量范围 | 检测时间 |
B1(多参数定量) | 40测试/盒 | 3ppb-100ppb | 15分钟 |
M1(多参数定量) | 40测试/盒 | 0.2ppb-5ppb | 15分钟 |
玉米赤霉烯酮(多参数定量) | 40测试/盒 | 50ppb-1000ppb | 15分钟 |
呕吐毒素(多参数定量) | 40测试/盒 | 100ppb-6000ppb | 15分钟 |
赭曲霉毒素(多参数定量) | 40测试/盒 | 60ppb-2000ppb | 15分钟 |
伏马毒素(多参数定量) | 40测试/盒 | 200ppb-10000ppb | 15分钟 |
T2毒素(多参数定量) | 40测试/盒 | 60ppb-2000ppb | 15分钟 |
操作步骤(呕吐毒素为例)
【样本前处理】
1、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使用研磨机研磨,使至少 75%的研磨样品能够通过 20 目筛网,*混合并对样品二次取样。
2、准确称取 3.0g 研磨样品于 50mL 的离心管中,加入 30mL 去离子水,用涡旋仪或者摇床充分震荡 5min。
3、震荡结束后,移取 1.0mL-1.5mL 的提取液至干净的离心管中,4000rmp 离心 2min,取 100μL 上清液,加入到 700μL 样品稀释液中,混匀备用。
【检测步骤】
1、将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开机,预热 15min,根据样本类型,插入本批次产品对应的且与样本类型一致的参数卡进行校参。
2、打开检测卡的铝箔袋包装,水平放置。
3、用移液器吸取 100μL 经过前处理的待测样品加入检测卡的加样孔中,开始计时15min。
4、15min 后,点击“手动测量”进入“输入 ID 界面”,点击“确定”后依照界面信息扫描测试卡底部条形码,扫描成功后将测试卡插入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测量。
【结果分析】
1、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在仪器屏幕上,同时可按打印键获得纸质检测报告。
2、仪器若显示“检测无效”:本次检测无效,需更换检测卡后重新加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