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简介
高效沉淀池刮泥机是集良好的机械混合、絮凝、澄清和高效混合于一体,分离效率高、排泥水量低、占地面积小,出水浊度低。主要由过桥,溢流堰、传动装置、布水槽、集泥槽、排泥设施、输电输气装置等组成。
工作原理
待处理的的水从中心进水管进入布水槽,均流进入沉淀池,然后向四周扩散沉淀,清水由池边溢流堰流出,吸泥管与吸泥泵相连接,利用吸泥泵将池底污泥等沉淀物排入集泥槽,再由排泥管排出。
设备特点
1、结构简单、重量轻。主梁采用方钢焊接,走道板采用既美观又耐腐蚀的玻璃钢格板;
2、驱动机构维护简单方便,运行平稳。驱动减速机采用摆线针轮减速电机,行走轮采用钢质挂胶轮;
3、节约运行费用、维护管理方便。由于采用虹吸管将泥槽的污泥经不旋转的中心泥罐排至中心排泥管,没有动密封,避免了上清液短流,即避免了回流泵能耗的浪费,又保证了回流污泥的浓度,为生化工艺正常运行创造条件;
4、防腐性能强。水上采用Q235碳钢热镀锌防腐,水下304不锈钢;
5、对极细污泥(粒径小于0.1mm)吸泥效果更为突出;
6、户外型不锈钢电控系统操作简单,可实现远程控制。
适应范围
高效沉淀池刮泥机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化工、轻纺、冶金等行业的污水处理工程中。其结构合理、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是一种较理想的污水处理工程配套设施。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SY-ZBG-16 | SY-ZBG-20 | SY-ZBG-25 | SY-ZBG-30 | SY-ZBG-35 | SY-ZBG-40 | SY-ZBG-45 | SY-ZBG-50 | SY-ZBG-55 | ||
池深(m) | 16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
周边池深H(m) | 3.5-4.5(按需定制) | |||||||||
池边水深H2(m) | 3.0-4.0(按需定制) | |||||||||
周边线速度V(m/min) | 2.0-3.0 | |||||||||
行走轮尺寸(mm) | Φ400*120 | Φ120*450 | ||||||||
电机功率N(kw) | 0.37 | 0.55 | 0.75 | |||||||
安装尺寸(mm) | Φ1 | 1100 | 1100 | 1200 | 1200 | 1500 | 1500 | 1800 | 1800 | 1800 |
Φ2 | 2500 | 2500 | 2500 | 35000 | 4000 | 4500 | 5000 | 5500 | 6000 | |
Φ3 | 2600 | 3000 | 3800 | 4500 | 4500 | 5000 | 5000 | 6000 | 6000 | |
Φ4 | 2100 | 2300 | 3500 | 4000 | 4000 | 4000 | 4500 | 4500 | 4500 | |
H2 | 500 | 500 | 600 | 760 | 760 | 760 | 760 | 760 | 760 | |
B | 按需定制 | |||||||||
H3 | ||||||||||
L | ||||||||||
周边轮压P1(KN) | 9 | 11.5 | 15 | 19 | 22 | 25 | 28 | 30 | 32 | |
中心平台重直载荷P2(KN) | 17 | 23 | 30 | 37 | 80 | 100 | 112 | 122 | 175 | |
中心平台水平载荷P3(KN) | 9.5 | 13 | 17 | 22 | 28 | 28 | 30 | 32 | 40 |
注意事项
高效沉淀池刮泥机运行时应注意污水量和污染程度的变化,排泥管道工作情况,如有故障及时排除。如须停车排故障时,应停止向池内排入污水,待故障排除后再排放污水,重新开车。
其设于二次沉淀池内,其包括驱动机构、沉淀池刮泥机构、吸泥机构、集泥机构、排泥机构及支撑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的支撑机构上,所述的沉淀池刮泥机构、吸泥机构与所述的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吸泥机构与所述的集泥机构相连,所述的排泥机构设于所述的支撑机构上,其一端与集泥机构相连,另一端连接到沉淀池外,排泥机构,包括真空泵、弯管及排泥管,真空泵设于支撑机构上,弯管与真空泵相通,弯管为双弯管,成型为倒u形,双弯管底部插入集泥机构中,排泥管一端与所述的双弯管相连,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的沉淀池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