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清洗污水处理装置
一、塑料污染的主要特征
(1)塑料污染具有多样性,包括种类、尺寸、形状、颜色、来源等的多样性;
(2)大部分塑料在环境中很难降解,降解需数年或上百年,具有持久性;
(3)塑料污染是一个 quan qiu性问题,塑料不仅可以直接进入水、土、大气等介质,还能够在各介质之间相互迁移,形成塑料循环(plastic cycle);
(4)塑料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污染,塑料不仅能够作为POPs、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载体或源头,还能够被有机肥、污泥吸附并随之迁移,也能够参与成岩过程
(5)塑料污染对生物体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一般来说物理缠绕、摄食进入胃肠系统的危害较容易检测,与塑料污染相关的化学和生物影响则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人类亦可通过多种途径摄入微塑料,相关风险还存在诸多未知;
二、塑料清洗污水处理设备概述
包括物理过滤室、高效一体化物化反应室、A/O生化反应室和深度过滤室,高效一体化物化反应室中包括均化区、加药区、物化反应区等,A/O生化反应室中设置有水解酸化区、好氧区和沉淀区;该方法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后,再依次进行均化处理、复配反应、水解酸化、好氧反应等,最后进行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得到上清液,对上清液深度过滤。该方法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可以高效的去除塑料再生清洗废水中的污染物。
塑料清洗污水处理装置
三、塑料清洗污水处理方法
通过转股微滤机对塑料再生清洗废水进行物理过滤,对物理过滤后的塑料再生清洗废水进行均质处理,调节均质处理后废水的pH值,投加反应剂,保持塑料再生清洗废水与反应剂反应预定时间,再加入絮凝剂以及高分子聚合物,使塑料再生清洗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等形成絮状物,通过加压溶气的方式将絮状物同废水分离,调节塑料再生清洗废水的pH值至6~9之间,对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将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等生物填料将塑料再生清洗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去除掉污染物,对塑料再生清洗废水进行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得到上清液,对上清液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液体输送至消毒回用水池,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物理过滤:通过物理过滤室对塑料再生清洗废水进行物理过滤,去除塑料粉碎过程产生的碎屑、破碎的标签纸及颗粒较大的泥沙。
步骤二、水质均化:对物理过滤后的塑料再生清洗废水在均化区进行均质处理。
步骤三、复配反应:根据处理前的检测结果,利用酸性水处理剂在pH调节区调节均质处理后的塑料再生清洗废水的pH值在5.5~7.5之间,利用加药区向塑料再生清洗废水投加氧化剂、吸附剂、有机反应催化剂等反应剂,在物化反应区保持塑料再生清洗废水与反应剂充分反应,达到反应预定时间;所述的酸性水处理剂为硫酸,酸性药剂;所述的反应预定时间为当水量在50t/h时,反应时间为1~10分钟。
步骤四、絮凝反应:向复配反应后的塑料再生清洗废水加入絮凝剂以及高分子聚合物,使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等形成较大絮状物,通过加压溶气装置的方式将絮状物同废水分离;分离后在pH反调节区调节絮凝后的塑料再生清洗废水的pH值至6~9之间。
步骤五、水解酸化:在水解酸化区对塑料再生清洗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将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
具体地,可以对塑料再生清洗废水进行水解酸化4~6h。
步骤六、好氧反应:通过好氧区中的生物填料将塑料再生清洗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进行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得到上清液。
四、塑料清洗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经所述曝气池曝气除臭后流入所述沉淀池内,通过所述投药器往所述池体内导入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快速絮凝沉淀,所述搅拌器运作搅拌所述池体内污水,使药剂与污水混合得更加充分,所述加热板用于加热所述池体内污水,加快药剂在污水里的扩散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污水沉淀速率,最后所述搅拌器停止,污水静置分层,上层污水流入所述过滤池过滤除去污水中残留的悬浮物,最后通过所述消毒池消毒,完成污水处理作业,所述池体内下层的沉淀,通过排污管排出,防止池体内沉淀堆积影响后续污水沉淀效率,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设备污水沉淀采用自然沉淀,沉淀缓慢影响后续污水处理的问题。
五、塑料清洗污水处理设备优点:
1)全封闭。污水从进入设备到储存排放整个过程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没有异味扩散,不产生沼气,对周围环境没有污染。
2)通过分离过滤装置的设计,水泵不接触杂物,就不会产生水泵叶轮被缠绕,水泵电机被烧毁问题。
3)液位传感器单独设计,为污水中的颗粒杂物设置专门的分离装置,避免污物沾染,保证液位传感器发出正确信号从而对污水的提升及泵送过程进行检测与控制。
4)将污水排放通路设计成“人”字形,减少阻力,避免堵塞。
5)在集水箱污水入口前端及污水排出的两个管路各安装过滤装置,便于维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