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碳微电解填料厂家 使用方法
调节 PH 值至 3-4,调节后的废水由水泵打入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反应器内设置铁碳微电 解填料,底部设置曝气系统微电解反应,可以降解部分有机物,同时将废水中的苯环和 长链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氧化后的废水进入 pH 调节池,由 pH 计控制碱液泵添加碱液,使 pH 调节池 pH 值控制在 8.5-9 之间,pH 值回调后的废水自流至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污泥排入污 泥池。
二、工艺原理
2.1 微电解工艺 铁碳微电解反应是宏观原电池和微观原电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电化学腐蚀 还引发了絮疑、卷扫、共沉、吸附、架桥、沉积等多种协同作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 铁碳微电解的主要作用机理也有所不同。例如,不充氧条件下主要是依靠电化学还原 机理转化毒害有机物, 曝气条件主要是铁离子的混凝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具体 来讲,微电解法的主要作用机理有:原电池反应、氧化还原作用、电化学附集、铁的 混凝作用、铁离子的沉淀作用、物理吸附等。
2.2 微电解工艺原理: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高色度、高含盐量、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一种 理想工艺,其处理原理是铁碳填料在酸性废水中,在铁碳填料催化剂的催化下,填料 浸入废水中时,由于铁和碳之间的电极电位差,废水中会形成无数个微型原电池。这 些细微电池是以电位低的铁做阳极,电位高的碳做阴极,在含有酸性电解质的水溶液中 发生电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铁受到腐蚀变成二价的铁离子进入溶液。由于铁离子 有混凝作用,它与污染物中带微弱负电荷的微粒异性相吸,形成比较稳定的絮凝物而去 除。为了增加电位差,促进铁离子的释放,在铁碳微电解填料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催化 剂。反应中,产生了初生态的 Fe2+ 和原子 H,它们具有高化学活性,能改变废水中 许多有机物的结构和特性,使有机物发生开环、断链。相关反应如下: 阳极反应 Fe-2e→Fe2+ E0(Fe2+/Fe)=-0.44V 阴极反应 2H+2e→H2↑ E0(2H+/H2)=0.00V 当有氧气时 O2+4H++4e→2H2O E0(O2)=1.23V O2+4H2O+4e→40H- E0(O2/OH)=0.40V 上述反应在酸性和充氧的情况下腐蚀最甚并具有如下被证实了的功能:由于有机 物参与阴极的还原反应,使官能团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原有机物的性质,有效降低色 度,改善 B/C 值。 废水的胶体粒子和微小分散污染物受电场作用产生电泳现象,向相反电荷的电极 移动并聚集在电极上使水变得澄清,阳极新生态的 Fe2+经石灰中和生成 Fe(OH)2、Fe(OH)3 具有强吸附能力,使水得以澄清。同时,阳极生成的氢气还具有还原性, 能够降低废水的毒性,增加废水的可氧化性,利于提高后续氧化法的处理效应。CODcr 去除率在 30%-70%左右,同时可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 B/C 值 0.1-0.3
三、微电解填料使用说明
原水在进入微电解设施前将 pH 值调节至 3-4,然后泵入微电解设施进行反应。 微电解出水后进入絮凝沉淀设施,将 pH 值调节至 8.5-9.0,进行絮凝沉淀。 特别说明:(进水水质要求) 1、 进入微电解设施前,一定要去除废水中的较大悬浮物和油类、粘附性物质, 具体控制指标为悬浮物≤200mg/L,油类≤5mg/L,否则会造成填料表面被附 着钝化,失去反应效果。 2、 控制好进微电解设施的 pH 值和曝气量,可根据废水的实际情况,对进水 的 pH 值和曝气量进行微调。 3、 填料运达现场后,一定要保持填料的干燥,避免浸水或受潮。 4、 填料添加到设备中后,应立即用清水或废水将填料浸泡覆盖,以防填料受潮 造成板结、粘连,影响使用效果。 5、 设施停止运行仍然要用废水浸泡覆盖,不要暴露在空气中,以免氧化造成填 料粘连、造成板结。(注:定期观察,以免废水回流或漏掉,致使填料损坏无 法使用。) 6、 填料在向设备中添加前,建议将设备详细图纸提交我方,以免因设备问题而 影响填料的使用效果。建议在承托板上添加 15-20cm 的鹅卵石垫层,防止填料逐渐消耗变小后,从承托板漏到下面而堵塞管道,影响使用。 7、填料装填时,先把微电解设备里放上 1/2 以上的水,再往里投加填料,以 防止填料高空抛下对隔板造成冲击破坏。 小提示: 1、工程实际运行与小试,会有些差别。因此在运行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只要在调试运行中,找到合适的 pH 值、曝气量,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处 理效果。 2、絮凝沉淀也是影响微电解单元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废水在 pH 值 8-9 之间难以达到良好的絮凝沉淀效果,可适当调高直至充分絮凝沉淀为止。如 果形成的絮体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适量的 PAM。 3、另实际运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沟通,
铁碳微电解填料厂家 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