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说明
多级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
2.检查底阀是否漏水.再雇足引水 2.拧紧漏气处 3.降低吸水高度
9.2 故障二
水泵不吸水真空表表示高度真空
原因:1.底阀没有打开或己堵塞 2.吸水管路阻力太大 3.过滤器堵塞
解决办法:1.检査底阀 2.更换吸水 3.清理过滤器
9.3 故障三
压力表有压力但仍不出水
原因:1.出水管阻力太大 2.旋转方向不对 3.出口管阀门未开 4.叶轮堵塞
解决方法:1.检査或缗短水管 2.检査电机.两相互调 3.打开出口阀 4.清除叶轮内的污物
9.4 故障四
达不到设计流量
原因:1.有空气吸入 2.由于水位降低.淹没深度不够 3.叶轮内有异物堵塞 4.转子部分严重磨损
解决方法:1.检査漏气部位并排除 2.延长吸水管.加深淹深度 3.拆卸并滴除异物 4.更换密封环
9.5 故障五
泵消耗功率过大
原因:1.填料压得过紧.并发热 2.流置过大 3.回转体与壳体有碰擦 4.泵轴承磨损 5.泵轴弯曲
解决方法:1.适当放松填料压力 2.关小闸阀开度 3.修整回转体与壳体位置 4.更换轴承 5.更换或校正
9.6 故障六
泵振动加大
原因:1.叶轮局部有堵塞 2.叶轮破损 3.流量过小 4.泵轴与电动机不同心 5.轴承破损 6.混入空气.发生汽蚀
解决方法:1.拆卸清除异物 2.更换叶轮 3.稍开出口阀 4.找正 5.改变吸入位.改善吸水管
10 安装使用
安装
本型泵安装时除满足一般安装技术要求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电机与水泵组合安装时,应当将泵联轴器端的轴向外拉出,并再留3-5mm端面间隙值,以***泵和电机两联轴器之间的轴向间隙值。
注意:确定底板调平,设备水平度良好后再进行灌浆
小心:为使安装成功,联轴器调整必须正确,挠性联轴器不能补偿任何明显的失调。失调可能引起快速的磨损、噪音、振动和对设备的损坏。因此,联轴器必须在所给限度内调整。
小心:必须采取措施支撑泵的进出口管道,防止泵进出口负荷过大
2、 泵与电机轴的中心线应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3、 泵只能承受自身内力,不能承受任何外力。
起动、运行、停车
(一)起动:
警告:为了操作者的安全起见,请勿超越泵铭牌的条件进行操作,以免危及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为***操作和维修泵及其它动作的顺利进行,请参考说明书进行。
1、 泵起动前应先盘动转子,检查转子是否灵活。
2、 检查电机转向是否与泵的转向一致。
3、 关闭泵出口闸阀、压力表旋塞,用输送的液体或真空系统排除吸入管和泵体内的空气(严禁空车启动运行)。
4、 检查泵与电机联接螺栓的松紧度和泵周围的安全情况,使泵处于准备起动状态。
警告:在装好联轴器护罩后,设备才能操作,忽略该点会引起人员伤亡。
5、 起动泵,待泵运转正常后,打开压力表旋塞,慢慢开启出口闸阀,按出口压力表读数控制泵给定的扬程。
(二)运行:
1、 本型泵靠内平衡机构平衡轴向力,平衡装置有平衡液体流出,平衡液体由平衡水管接至吸入段。
2、 本型泵滚动轴承均有冷却装置,水泵运行前必须将冷却水管连接好。轴承温升变化反映了泵的装配质量,轴承温升不得高于环境温度35℃,温度不应高于75℃。
警告:对未适当润滑的设备进行操作,可能引起轴承发热、断裂、泵的堵转和设备的损坏,并使操作人员受到人身伤害。
3、 本型泵转子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轴向游动,应***电机和水泵两联轴器端面间的间隙值。
4、 泵在运行期间应当定期检查叶轮、密封环、导叶套、平衡盘、轴套的磨损情况,磨损量过大应当及时更换。
警告:请勿尝试在旋转机械附近进行维修、保养或清理,否则会危及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5、 用户应根据具体情况订出较详细的操作规程。
(三)停车:停车前应当先关压力表旋塞,再慢慢关闭出口闸阀,待出口闸阀关闭完毕后才能停电机。
11 多级泵串联、并联的使用
为了满足工况的需求,在某种条件下,把多级离心泵进行串联或并联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那么将多级泵进行串联或并联的具体情况是怎样?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两台多级泵串联工作时所产生的的总扬程小于泵单独工作时的两倍,大于串联前单独运行的扬程;同事串联后流量比一台泵单独工作时大,这是因为泵串联后,虽然它的扬程成倍增加,但管路的阻力损失并没有成倍增加,故富裕的扬程使流量有所增加。
2、两台多级泵并联时的流量等于并联时各泵流量之和,但小于并联前各泵流量的两倍;同事并联后的扬程又大于单台泵工作时的扬程。这时因为更多摩擦损失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了,这就需要每台泵都提高它的扬程来克服这个增加的管路损失。
多级泵串、并联工作时注意:
1、多级泵串联工作时,能提高扬程,但要注意多台泵串联时后面的泵的泵体强度。
2、离心泵并联操作能增加流量,在同一管路系统中,流量增加的比例会随着并联泵台数的增加而减少。
3、选用相同性能的离心泵进行串、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