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1433T_HUMAN; YWHAQ; 14-3-3 protein theta; 14-3-3 protein T-cell; 14-3-3 protein tau; Protein HS1; 14-3-3 Tau;
中文名称 | 14-3-3τ蛋白抗体 | 亚 型 | IgG |
货号 | CS-A4761 | 理论分子量 | 28kDa |
性 状 | Liquid | 浓 度 | 1mg/ml |
纯化方法 | affinity purified by Protein A | 抗体来源 | Rabbit |
细胞定位 | 细胞浆 | 克隆类型 | Polyclonal |
研究领域:细胞生物 信号转导 干细胞 细胞凋亡
交叉反应:Human, Mouse, Rat, (predicted: Dog, Pig, Cow, Sheep, )
产品应用:WB=1:500-2000 ELISA=1:5000-10000 IHC-P=1:100-500 IHC-F=1:100-500 Flow-Cyt=1μg/Test ICC=1:100-500 IF=1:100-500 (石蜡切片需做抗原修复)
not yet tested in other applications.
optimal dilutions/concentrations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end user.
免 疫 原:KLH conjugated synthetic peptide derived from human 14-3-3 Tau: 31-130/245
纯化方法:affinity purified by Protein A
缓 冲 液:0.01M TBS(pH7.4) with 1% BSA, 0.03% Proclin300 and 50% Glycerol.
保存条件:Shipped at 4℃. Store at -20 °C for one year. Avoid repeated freeze/thaw cycles.
注意事项:This product as supplied is intended for research use only, not for use in human, therapeutic or diagnostic applications.
产品介绍:Adapter protein implicated in the regulation of a large spectrum of both general and specialized signaling pathways. Binds to a large number of partners, usually by recognition of a phosphoserine or phosphothreonine motif. Binding generally results in the modulation of the activity of the binding partner.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kinase activity of PDPK1.
This antibody is reactive with 14-3-3 Alpha/Beta/Gamma/Delta/Epsilon.
Subcellular Location:
Cytoplasm. In neurons, axonally transported to the nerve terminals.
抗体和抗原的区别:
抗原(疫苗)是一种刺激性物质,它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
1. 性质不同:抗体是一种产生于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能够鉴别和中和外来物质。而抗原是能引发抗体生成的物质。
2. 特点不同:抗体包括IgG、IgM、IgA等,具有不同的浓度和形态。抗原则按分子量和特异性分类。
3. 功能不同:抗原可以制成疫苗预防疾病,也能进行各种试验。抗体则能清除体内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物质
通常,抗原在感染后的1到7天内,人体会产生足够的抗原来进行检测。这个时间范围是基于病原体的生命周期和免疫系统的反应时间。在感染初期,病原体数量较少,免疫系统还未激活,因此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抗原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抗原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的抗原检测方法可能具有不同的检测能力,检测的时间和采样的有效性都非常重要。此外,抗原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样本质量、操作技术和实验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抗体产生可分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两个阶段。初次应答:特点是潜伏期长、抗体浓度低、维持时间短、以 IgM类抗体为主。再次应答:特点是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的时间长,以高亲和力的IgG为主。
单克隆抗体:
抗体(antibody)是一种通过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用来鉴别和清除外源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一种“Y”形免疫球蛋白。通常,天然抗体具有2条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重链(H链),以及2条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轻链(L链)。链间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连接形成一个的单体分子。按照生物学特征,整个抗体可进一步分为恒定区(C区)和可变区(V区)两部分。由于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病原体,而这些病原体的表面又存在诸多不同的蛋白质,抗体要识别它们,其“Y”形结构的两端部分(也就是其可变区)也相应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抗体。其中,在可变区内有一小部分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十分容易发生变异,称之为高变区。高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就决定了该抗体结合相应抗原的特异性。
一抗的选择:
(一)目的蛋白的信息
选择我们需要且可用的抗体抗体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想要检测的目的蛋白与抗体识别蛋白信息是否吻合,注意中英文名字、别名等信息。某些蛋白具有多种不同的亚型,这需要在选择抗体之前确定要研究的蛋白亚型。还有些抗体由于其抗原选择的是不同蛋白亚型共有的肽段区域,是可以同时识别多个亚型的。
(二)抗体应用的实验类型
其次我们要确定的就是我们需要抗体去做哪些实验,如WB /IHC /ICC /ELISA等,抗体在上或者说明书都列出该抗体经验证适用于何种分析类型,如果抗体说明书没有说明提及的应用类型,则意味着该抗体不适用于标明以外的应用,或该抗体未经验证。例如:你需要做WB和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则需要选择抗体标明WB和IHC-P,如该抗体只标明了WB或IHC-P,则不建议选择。
(三)实验样本的种属信息
抗体一般会在出厂前对常见的不同种属目标样本进行内部验证,以确定可以满足的不同种属类型,可以在产品说明书的Species-Reactivity一栏中看到(如人、小鼠、大鼠等)。通过验证,达到质检要求的种属会明确标记,以备参考。没有做过关于这些种属的实验,所以不建议使用。
(四)单抗和多抗的选择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一般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但亲和力相对小,检测抗原灵敏度相对就低;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稍弱,但抗体的亲和力强,灵敏度高。
二抗的选择:
(一)一抗的来源种属
主要根据一抗来源种属而决定二抗来源,如一抗是小鼠来源,那二抗就买抗小鼠的即可。
(二)二抗应用的实验类型
针对不同的实验应用,需要考虑二抗所偶联的标记物,如HRP、Biotin、荧光素等标记物。WB与IHC所用的二抗,所带的标记物主要选择HRP和Biotin,而免疫荧光和流式应用可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不同荧光素标记的二抗,如FITC、Cy3、PE等。做western blo的二抗是hrp标记的二抗!!!
公司正在出售的产品: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 白栖东海菌Donghicola eburneus |
大鼠肾足突细胞 | 河口弧菌Vibrio aestuarianus |
大鼠食管平滑肌细胞 | 潮汐希瓦氏菌Shewanella gaetbuli |
大鼠食管上皮细胞 | 卡尔维湾弧菌Enterovibrio calviensis |
大鼠视乳头星形胶质细胞 | 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 |
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 | 东海大洋球形菌Oceanisphaera donghaensis |
大鼠视网膜色上皮细胞 | 塔斯曼尼亚弧菌Vibrio tasmaniensis |
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 |
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海绵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ongiae |
大鼠输尿管上皮细胞 | 嗜副球菌Paracoccus seriniphilus |
大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 欧文斯氏弧菌Vibrio owensii |
大鼠外周血白细胞 | 14-3-3τ蛋白抗体强壮芽胞杆菌Bacillus fortis |
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假坚强芽胞杆菌Bacillus pseudofirmus |
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 盐反硝化枝芽孢杆菌Virgibacillus halodenitrificans |
大鼠微血管周细胞 | 井水假芽胞杆菌Fictibacillus rig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