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2022精细化工危险工艺连续化技术和装备升级交流会

会展中心

当前位置:环保在线>会展中心>2022精细化工危险工艺连续化技术和装备升级交流会

距离会议开始还有  097  天
2022精细化工危险工艺连续化技术和装备升级交流会
分享:
2022精细化工危险工艺连续化技术和装备升级交流会
会议时间 : 2022-11-04
会议地点 : 辽宁省沈阳市
结束时间 : 2022-11-06
官方网站 : 暂无
主办单位 :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
截止目前已有13106人对该展会感兴趣
提示:

由于本站部分展会信息来源于展会方或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完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并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合作热线:0571-87759680
资源互换合作
深度推广合作
2022精细化工危险工艺连续化技术和装备升级交流会
 
各有关单位:
 
  安全生产事故、高能耗、高污染一直是化工行业的恶疾、痼疾。尤其在精细化工领域,省内乃至国内大部分企业仍为传统间歇式和粗放式生产,存在较多弊端,包括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面临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用工成本增加的问题,企业亟需转型升级为连续化、智能化、绿色环保和本质安全。
 
  为进一步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安全和环保技术对精细化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水平,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大连理工大学沈阳校友会和沈阳化工研究院在充分调研省内外精细化工企业面对的痛点问题和技术升级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本次会议,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界,汇聚领域内的专家和优秀科研工作者,在辽宁沈阳市于2022年11月4日-6日召开“2022精细化工危险工艺连续化技术和装备升级交流会”。旨在推动化工企业(尤其辽宁省内企业及周边企业)了解安全、环保新技术的应用进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企业技术人员。
 
  本次会议将以“连续驱动创新、安全环保升级”为主题,展示连续化、微化工和环保技术学科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研讨“十四五”期间精细化工危险工艺安全和环保技术发展的新领域、新思路,以加快成果转化、丰富学科内涵。请各有关单位积极派员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
 
  协办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沈阳校友会、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微化工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支持单位: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中科凯晟(北京)化工技术研究院、沈阳工大蓝金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日新远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派亚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其它在增加中。。。。。
 
  二、时间地点:
 
  时  间:2022年11月4日-6日(4日全天报到)
 
  地  点:沈阳市(地点确定直接通知报名者)
 
  三、会议费用:
 
  会务费:2500元/人(含会议费、资料费等);同一单位报名2人
 
  以上22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线上同步学习需要提前办理汇款,线上课程会务费:3800元/单位,可投屏全员学习;11月3日我们统一发送课程邀请链接。
 
  四、会议交流内容:
 
  内容(一):微化工技术的工艺研究及行业应用
 
  1、微化工系统及微反应器的工程化关键技术:
 
  a、微化工系统在硝化、氧化、氟化、重氮化等单元反应中产业化关键技术;b、大吨位通量微反应器的设计和撬装装置建设;
 
  2、微化工技术与微反应器的行业应用与研究:
 
  a、医药行业微化工系统的放大和集成技术的研究;b、农药行业微化工系统的放大和集成技术的研究;c、染颜料行业微化工系统的放大和集成技术的研究;d、材料行业微化工系统的放大和集成技术的研究;
 
  内容(二):连续化技术和环保装备交流
 
  1、环保技术和装备应用案例分享;
 
  2、连续多级催化加氢反应器开发与工业化应用案例;
 
  内容(三):新形势下涉及危险工艺化工项目产业化政策解读
 
  1、国家层面危化品行业政策汇总,各省市层面的政策汇总及解读;
 
  2、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工艺及设备设计要求;
 
  内容(四):筹建辽宁沈阳院微化工技术产学研联盟
 
  1、参观沈阳院微通道研究中心实验室及项目交流
 
  2、参观沈阳院催化加氢实验室及项目交流
 
  3、交流产学研合作意向
 
  五、会议邀请出席领导嘉宾、专家及报告主题(排名不分先后):
 
  ★出席领导嘉宾:
 
  辽宁省(沈阳、大连、阜新、葫芦岛,抚顺、盘锦)等科技和产业政府领导、沈阳化工研究院院领导、沈阳化工大学校领导、辽宁大学化工学院院领导、东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院领导、辽宁省(沈阳、大连、阜新、葫芦岛,抚顺、盘锦)化工企业负责人
 
  ▇ 报告嘉宾及报告主题:
 
  ★张淑芬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青;长期从事精细化工方面教学科研工作,国内知著名染料专家;主要学术方向为:染料化学与光化学、生物质资源开发的基础研究、精细化工连续化合成新技术、光子晶体光物理生色材料。
 
  报告主题:《水溶性偶氮染料连续化生成技术》
 
  ★孟庆伟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药物及精细化学品智能连续化制造、药品及精细化学品的清洁生产;绿色制药工程、药物生产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不对称催化、可见光催化、微流场催化;抗辐射、抗肿瘤、抗病毒、延缓衰老的小分子新药设计和开发等研究。
 
  报告主题:《精细化工连续氧化反应研究进展与应用》
 
  ★马学虎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辽宁省化工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百人层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界面传递现象和过程强化、疏水/亲水表面材料、相变传热、MED海水淡化、吸收式热泵、工业余热利用、微化工与智能化工材料制备、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
 
  报告主题:《微通道过程强化技术和设备研究》
 
  ★陶胜洋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课题组从事传递过程强化与智能反应工程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微流控芯片、微反应器、智能连续反应过程、计算流体力学、3D打印、界面化学和微纳米材料等。目前研究兴趣集中于先进化学制造过程领域,开发设计了新型毛细管微流控芯片、3D打印微反应器、仿生柔性反应器、自动连续流反应系统、动态结构催化反应器等。
 
  报告主题:《精细化品的仿生连续合成》
 
  ★孙铁民沈阳药科大学教授、博导,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分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天然活性产物全合成或半合成,天然全合成和手性药物合成,天然抗自由基物质的结构改造,尤其是具有抗肿瘤和抗感染活性物质手性药物的合成的研究,重点是工业化可行的工艺研究。正在筹建与医药企业的合作实验室。
 
  报告主题:《在药物合成工艺中流动化学研究》
 
  ★秦高梧  东北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国家杰青、教授、博导;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主题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评专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等。研究方向涉及环境材料与装备、传感材料与器件、生物材料与植入器械等。
 
  报告主题:《金属基结构化规整催化》
 
  ★张立新  沈阳化工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导;国家级专家,校高峰学科腾飞学者,功能分子研究所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新药和精细化学产品研发工作;现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生产流通专业评审组专家,“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辽宁省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药学)。现担任“硼镁资源开发与精细化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绿色功能分子设计与开发”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沈阳市靶向农药重点实验室”主任。
 
  报告主题:《构建活性分子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
 
  ★梁吉艳  沈阳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书记,沈阳工大蓝金环保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德国阿伦工业大学访问学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沈阳市欧美同学会理事。研究领域涉及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与集成、环境功能材料、功能非金属材料设计与性能。
 
  报告主题:《含有挥发组分的化工中间体生产废水处理方案》
 
  ★石玉敏  辽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董事长、教授级高工;获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辽宁省智库专家,辽宁省“兴辽英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等荣誉。主要从事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及产学研成果转化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课题执行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纵向项目。
 
  报告主题:《精细化工行业废水废气高效处理技术及应用》
 
  ★刘洪阳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亚纳米尺度金属催化材料研究团队负责人。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侨联特聘专家,中国工业催化联盟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青年促进会会员。申请专利已经授权23项。其中碳载亚纳米尺度钯基催化材料制备技术在企业12万吨催化加氢装置中实现工业化应用,助力企业低碳减排,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报告主题:《炭载原子级分散金属加氢催化剂的构建及连续加氢应用》
 
  ★李  松  东北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任《中国材料进展》青年编委、中国体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主要研究工作面向实现工业“碳中和”开发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关键功能材料并探索其服役性能,包括:薄膜与催化功能涂层,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调控,能源小分子催化。提出了刻画金属-氧化物界面电子相互作用的模型并据此设计了系列高活性、高热稳定性催化材料。
 
  报告主题:《金属基整体式结构催化剂的界面设计与催化性能调控》
 
  ★宁绍宇  中蓝化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带头人”、沈阳设计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带领团队从事精细化工、氯碱化工、新能源(盐湖提锂、磷酸铁锂、盐水制氢)、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开发及工程设计,擅长解决精细化工企业安全与环保问题,尤其对总图规化、工艺设计、安全与可操作性分析、VOCs有机废气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置等有方面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
 
  报告主题:新形势下涉及危险工艺化工项目产业化政策解读
 
  ★鄢冬茂 沈阳化工研究院化工新材料所所长助理兼工程化部总监,“辽宁省微化工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负责人)、教授级高工。带领团队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连续化生产新工艺开发,应用绿色催化技术,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连续化反应技术解决精细化学品生产涉及危险工艺的安全和环保问题。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沈阳市领军人才、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化集团优秀青年标兵、中国化工学会染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称号。
 
  报告主题:《微通道连续化技术及生产装备开发实践》
 
  ★刘  东  沈阳化工研究院“辽宁省微化工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组长,带领团队负责染颜料、农药领域危险工艺连续化技术开发,在工艺开发、装置设备选型和试产研究方面具有很好实践经验。
 
  报告主题:《微通道连续重氮化、偶合连续化工艺及试产研究》
 
  ★周  川  沈阳化工研究院“辽宁省微化工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组长,带领团队负责医药、农药领域危险工艺连续化技术开发,在连续化工艺研究及装置搭建和工艺开发方面具有很好实践经验。
 
  报告主题:《微通道连续硝化、缩合连续化工艺及试产研究》
 
  ★王  珂  沈阳化工研究院“辽宁省微化工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骨干,带领团队负责特殊结构反应器的设计、建模和制造,擅长针对不同反应工艺和物料状态设计特殊结构反应器,解决反应过程强化难题。擅长根据工艺特点通过反应器串并联解决工业放大问题。
 
  报告主题:《微通道反应器设计、制造和工业放大应用》
 
  ★明卫星  沈阳化工研究院“辽宁省微化工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骨干,带领团队开发耐中毒催化剂和连续加氢工艺。开发的高活性和稳定性的铂炭催化剂,在一系列精细化工中间体加氢生产工艺中推广应用,并具有很好的耐中毒和抗烧结失活性能,与现有催化体系和加氢工艺相比,具有安全、环保和成本优势。催化剂和加氢工艺已经在多家辽宁省化工企业推广应用,完成科技成果鉴定。
 
  报告主题:《耐中毒催化剂产业化实践及连续加氢工艺应用》
 
  ★6号下午会议结束后参观沈阳院微通道实验室(参观交流2小时)
 
  因疫情防控管理,考察人员数量有限制,请提前报名预约登记!
 
  六、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将面向全国征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报告、论文、调研成果,作为会议参考资料;请提交论文的人员于10月31日前将论文提交电子版发送至信箱1063072752@qq.com。要求论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
 
  七、参会对象:
 
  1、微化工技术及连续化技术、危险工艺技术研究领域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2、精细化工及农药、医药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研发机构;3、医药、农药、染颜料、高分子等相关企业负责人,从事研究、设计、生产的行业技术人员中试及安全生产负责人及车间主任和生产主管、营运经理、安全生产/HSE负责人、HSE经理及安全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工艺安全实验室人员、工程设计人员、技术经理、项目工程师等;4、有关设备制造、技术供应商等。
 
  八、联系方式: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大会秘书处:
 
  电  话:18101275769
 
  联系人:张老师          电子邮箱:1063072752@qq.com
 
  大连理工大学沈阳校友会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附 件:参会回执表
 
  二0二二年九月
相关资料下载:

参会回执表.docx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商务合作

推广咨询

合作热线:
0571-87759680

参展咨询会议咨询观众咨询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服务热线

参展咨询0571-87759680会议咨询0571-87209775观众咨询0571-87759925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