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公园代替异味横溢 地下污水处理厂国内兴起
污水处理厂选址问题一直是城市污水系统完善的关键瓶颈。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大城市,其土地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建设占用空间少、节省土地资源、环境污染小,并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将成为大型城市污水治理工程的发展方向,并在北京、昆明、广州、深圳、贵阳等地逐渐兴起。
占用空间少 地上环境好
“建在地下大的优点就是节约土地。”昆明市政雨污分流指挥部副指挥长马跃基曾指出,如同等规模露天厂区的占地面积将达150亩,但是昆明第十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厂区占地仅59亩,节约了2/3的建设用地。
地下污水处理厂突破传统污水处理厂用地观念,科学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在常规的地上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必须考虑厂区绿化率指标和卫生防护距离,使地上污水处理厂占用更多土地。而地下污水处理厂将主要构筑物置于地下,绿化率得到了大保证,且不存在卫生防护要求,占用土地资源少,节省城市开阔空间。
在晋江市安海镇后林村田坑杨自然村,污水处理系统建在公园下面,看上去就是一处建着古香古色小凉亭、花草繁茂的园林景观,没有传统污水处理厂的臭味及成堆的污水沉淀残渣。
臭味被控制 噪音污染小
污水处理厂的主要设备建在地下,机械噪声和震动对地面基本不产生影响,有效防止了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且地下全封闭管理,对产生的臭气进行了全面处理,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北京稻香湖地下再生水厂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建。地上建公园,地下处理污水,闻不见臭味,听不到噪音。海淀区水务局工程科负责人介绍说:“把厂房盖在地下,主要是为了和周围环境协调,减少污染。”,稻香湖再生水厂靠近翠湖湿地,这是海淀北部的“生态绿心”,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在这附近建地上污水处理厂,机器运转的噪音和污水散发的异味,势必会对湿地的周遭环境造成影响。
据这名负责人介绍,经论证,厂房将建在地下18米到20米处,“既隔音又隔臭”。并且“全封闭的厂房”也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项目总占地面积17公顷,地下建厂房,地上部分则会栽花、种树,营造水面,参照湿地建设园林景观。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不仅和翠湖相映衬,而且还会成为周围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地方。
国外地下污水处理厂已较发达
国外在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发展较早。据了解,韩国约有一半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建在地下。
芬兰早在1932年就开始建造地下污水处理厂。到1994年,芬兰首都赫尔辛基70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全部由地下污水处理厂处理。
瑞典的大型地下排水系统,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处理率上,在世界都处于地位,而这些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厂也全部建在地下。
另外,美国、英国、日本、挪威等发达国家地下污水处理厂也均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内地下污水处理厂发展
在安徽合肥,一直备受市民“嫌弃”的露天、敞开式的望塘污水处理厂近日传出该厂将改成地下式,上面培植绿化,集约土地的消息。
正在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建设的市地下污水处理厂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用,这是中国北方地区大的地下污水处理厂。厂区建设无需考虑绿化及隔离带的要求,连与居民区的距离都由300米缩小到25米。
今年6月底投入使用的青岛高新区地下污水处理厂主体部分分上下两层,一层为污水处理用的水池,负一层用来放置设备,还设有汽车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