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 污泥处理设备 水处理过滤器 软化水设备/除盐设备 纯净水设备 消毒设备|加药设备 供水/储水/集水/排水/辅助 水处理膜 过滤器滤芯 水处理滤料 水处理剂 水处理填料 其它水处理设备
诸城市四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898发布时间:2015-3-19
引言: 印染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包括纺织、印染、化纤、服装和纺织设备制造等5个部分。随着染料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印染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设备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印染企业尤其是民营印染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印染废水已成为水质环境的重要污染之一.据不*统计,全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106~4×106m3。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传统的化学沉淀和气浮法对这类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也仅为30%左右。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尤其是废水治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印染工艺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印染水质也发生了变化,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改进和提高治理工艺水平,选择适用的工艺线。
(一)纺织行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 废 水
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和噪声三个方面。废水是纺织行业zui主要的环境问题。纺织部门是一个用水量和排水量较大的工业部门之一。
纺织废水主要包括印染废水、化纤生产废水、洗毛废水、麻脱胶废水和化纤浆粕废水五种。印染废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污染源。据不*统计,国内印染企业每天排放废水量约300~400万t,印染厂每加工100 m织物,将产生废水量3~5 t。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以及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和化学助剂等,具有以下特点:(1)COD变化大,高时可达2000~3000 mg/L,BOD也高达2000~3000 mg/L。(2)pH高,如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废水pH可达10以上。(3)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及浆料,废水粘性大。(4)水温水量变化大,由于加工品种、产量的变化,可导致水温一般在40 ℃以上,从而影响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另外,传统的印染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污水,加工后废水中一些有毒染料或加工助剂附着在织物上,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如偶氮染料、甲醛、荧光增白剂和柔软剂具致敏性;*和聚丙烯类浆料不易生物降解;含氯漂白剂污染严重;一些芳香胺染料具有致癌性;染料中具有害重金属;含甲醛的各类整理剂和印染助剂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等。这样的废水如果不经处理或经处理后未达到规定排放标准就直接排放,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破坏水体、土壤及其生态系统。
2. 废 气
纺织行业的废气主要来自行业内的约两万台锅炉,这些锅炉总蒸汽容量约为6万t,其中烟尘排放达标的锅炉约占总数的85%。这些锅炉绝大多数以煤(包括一部分原煤)为燃料,这些煤含有一定量的硫,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燃烧废气、二氧化硫和烟尘,严重污染了环境。
纺织废气的另一主要排放源来自纺织生产工艺过程。纺织工业生产工艺排放的废气主要来自于化学纤维尤其是粘胶纤维的生产过程。化纤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二硫化碳和硫化氢为合成原料,由于工艺原因和过程控制的不*,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废气的排放。
3. 噪声
噪声污染是纺织行业尤其是棉纺织行业目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棉纺织厂由于大量使用有梭织机,厂内噪声达90~106 dB(A),而人耳对噪声的zui大允许值仅为85 dB(A)。纺织车间的环境噪声平均在100~105 dB(A),超过了人耳对噪声的容许极限,故对工人听力损害特别严重,听力损伤可由听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噪声性耳聋。此外噪声还可引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多种症状。有报告显示,噪声对纺织工人健康影响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衰退、听力下降、心电图异常等症状,严重威胁妊娠期的女工及其子代的健康安全。在强噪声环境下还会出现行为功能损害、视觉反应时间延长、阅读能力下降、思维受影响等症状,这些症状将随时间变化愈加明显。
目前全国约有80多万台织机还在投入使用,其中绝大多数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设备,由于资金和技术原因,相当一部分小企业还在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机械进行生产。设备的落后,加上很多生产过程中噪声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每天约有近百万名织布工人被暴露在这种强噪声污染的环境中。
(二)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技术综述
印染废水来源、水质、水量
1.来源
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2. 水质及水量
印染废水的水质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一般印染废水pH值为6~10,CODCr为400~1 000mg/L,BOD5为100~400mg/L,SS为10 0~2 00mg/L,色度为100~400倍。但当印染工艺及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变化后,废水水质将有较大变化。如,当废水中含有涤纶仿真丝印染工序中产生的碱减量废水时,废水的CODCr将增大到2 000~3 000mg/L以上,BOD5增大到800mg/L以上,pH值达11.5 ~12,并且废水水质随涤纶仿真丝印染碱减量废水的加入量增大而恶化。当加入的碱减量废水中CODCr的量超过废水中CODCr的量20%时,生化处理将很难适应。印染各工序的排水情况一般是:
(1)退浆废水:水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和各种助剂。废水呈碱性,pH值为12左右。上浆以淀粉为主的(如棉布)退浆废水,其 COD、BOD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较好;上浆以*(PVA)为主的(如涤棉经纱)退浆废水,C OD高而BOD低,废水可生化性较差。
(2)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废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褐色。
(3)漂白废水:水量大,但污染较轻,其中含有残余的漂白剂、少量醋酸、草酸、*等。
(4)丝光废水:含碱量高,NaOH含量在3%~5%,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NaOH,所以丝光废水一般很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zui终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BOD、COD 、SS均较高。
(5)染色废水:水量较大,水质随所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含浆料、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一般呈强碱性,色度很高,COD较BOD高得多,可生化性较差。
(6)印花废水:水量较大,除印花过程的废水外,还包括印花后的皂洗、水洗废水,污染物浓度较高,其中含有浆料、染料、助剂等,BOD、COD均较高。
(7)整理废水:水量较小,其中含有纤维屑、树脂、油剂、浆料等。
(8)碱减量废水:是涤纶仿真丝碱减量工序产生的,主要含涤纶水解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其中对苯二甲酸含量高达75%。碱减量废水不仅pH值高(一般>12),而且有机物浓度高,碱减量工序排放的废水中CODCr可高达9万mg/L,高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染料很难被生物降解,此种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三)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的印染废水处理手段以生化法为主,有的还将化学法与之串联。国外也是基本如此。由于近年来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给处理增加了难度。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大都由原来的70 %COD去除率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色度的去除是印染废水处理的一大难题,旧的生化法在脱色方面一直不能令人满意。此外,PVA等化学浆料造成的COD占印染废水总COD的比例相当大,但由于它们很难被普通微生物所利用而使其去除率只有20%~30%。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和专门细菌以及新型化学药剂的探索和应用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脱色菌和PVA降解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脱色混凝剂的研制等。下面从活性污泥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几个方面的评述着手,介绍目前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及研究的状况。
1.活性污泥法
纺织印染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是棉毛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盐类、油类和脂类,以及加工过程中投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碱等。采用的主工艺:“格栅 + 调节池 + 厌氧池 + 好氧池 沉淀池 + 消毒池"。运用接种、培养、驯化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调试,在1个月内能顺利培养出良好的活性污泥,3个月后能顺利达标验收。
把整个调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印染废水成份十分复杂,没有*相同的两种废水,尽管我们接种相类似废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但接种过来的微生物细胞内各种酶系统对新废水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微生物经过适应期后,细胞开始分裂,微生物开始增殖,微生物细胞按几何倍数增加,经细菌增殖旺盛后,细菌大量繁衍增殖,废水中的营养料被大量耗用,营养料又逐步成为细菌增殖的限制因素。当在曝气池内残存有机污染物(BOD5)较低,有机物与细菌的数量的比值(F/M)较低时,活性污泥才能得到很好的形成。因此,在调试的*阶段,采用间歇运行,接种占池容15%的印染废水厂活性污泥,闷曝1天后,在控制调节池水温底于42℃,PH在6 ~10的条件下 ,进水和曝气间歇运行,每天的进水量为设计总量的40%,曝气量为正常运行时的25%。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低, 废水中的营养料不足以维持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繁殖、增长。每天都向厌氧池、好氧池投加碳源(投加量:使厌氧池、好氧池内的BOD5增加200mg/L)。氮、磷的投加量:厌氧池按BOD5∶N∶P =300∶5∶1的比例投加,好氧池按BOD5∶N∶P =100∶5∶1的比例投加。间歇进行时,沉淀池内的污泥量较少,全部回流至好氧池。间歇运行20天后,好氧池内出现沉淀性良好的活性污泥絮凝体。污泥浓度达1000mg/L 。
第二阶段: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有机污染物从废水中去除过程的实质就是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活性污泥微生物摄取、代谢与利用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活性污泥反应"的过程。这过程的结果是废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获得能量合成新的细胞,使活性污泥得到增长。经过间歇运行后,沉淀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增加,为生化系统连续运行创造了条件,开初以日处理总量的50%连续进水,在连续运行的过程中,污泥的增长主要受污泥负荷(F/M)的影响,F/M过低,活性污泥微生物因缺少营养料而解絮、老化,不利于活性污泥的增长。F/M过高,菌胶团解絮成游离细菌,同样不利于活性污泥的增长。因此,控制好氧池内的F/M至关重要,我们把好氧池内的F/M控制在400mg/LBOD5/mgMlss·d,利用变频器控制好氧池出水DO为3mg/L。厌氧池内的污泥自身增长很慢,为加快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每天向厌氧池内回流占厌氧池容5%的好氧活性污泥,厌氧池内的BOD5控制在300~400mg/L,沉淀池内的活性污泥除少量回流至厌氧池外,都回流至好氧池内,回流量以Q1=Q·SV30/(1-SV30) 为理论指导(Q1为污泥回流量、Q为进水量),
灵活运用,随着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加,在满足污泥负荷(F/M)的条件下,逐渐增加进水量。连续运行3个月后,日处理废水达到设计量,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高达10 Kg/m3,色度去除率高达70%,COD、BOD去除率达30%以上,PH:在6.8~7.5。好氧池内的污泥浓度达3.5 Kg/m3,SVI=200~300,COD、BOD去除率达85%以上。沉淀池出水的
COD<100mg/L、BOD<20mg/L、SS<30mg/L、PH:7~8、色度:40倍以下
2. 印染废水处理的物理法--吸附法
在物理处理法中应用zui多的是吸附法,这种方法是将活性炭、粘土等多孔物质的粉末或颗粒与废水混合,或让废水通过由其颗粒状物组成的滤床,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吸附在多孔物质表面上或被过滤除去。目前,国外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多半用于三级处理),该法对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非常有效,但它不能去除水中的胶体和疏水性染料,并且它只对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Saito T.等人的研究表明,活性炭的吸附率、BOD去除率、COD去除率分别达93%、92%和63%,活性炭吸附能力可达到500mgCOD/g炭,污水如先曝气,则会加快吸附速率。但若废水BOD5>200mg /L,则采用这种方法是不经济的。
吸附处理使用的吸附剂多种多样,工程中需考虑吸附剂对染料的选择性,应根据废水水质来选择吸附剂。研究表明,在pH=12的印染废水中,用硅聚物(甲基氧)作吸附剂,阴离子染料去除率可达95%~100%。
高岭土也是一种吸附剂,研究表明经长链有机阳离子处理,高岭土能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黄色直接染料。此外,国内也应用活性硅藻土和煤渣处理传统印染工艺废水,费用较低,脱色效果较好,其缺点是泥渣产生量大,且进一步处理难度大。
3. 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法
A. 混凝法
主要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所采用的混凝剂多半以铝盐或铁盐为主,其中以碱式氯化铝(PAC)的架桥吸附性能较好,而以*的价格为zui低。近年来,国外采用高分子混凝剂者日益增加,且有取代无机混凝剂之势,但在国内因价格原因,使用高分子混凝剂者还不多见。据报道,弱阴离子性高分子混凝剂使用范围zui广,若与硫酸铝合用,则可发挥更好的效果。混凝法的主要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设备投资省、占地面积少、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率很高;缺点是运行费用较高、泥渣量多且脱水困难、对亲水性染料处理效果差。
B. 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在国外应用较多,Zima S.V.等人总结出了印染废水臭氧脱色的数学模式。研究表明,臭氧用量为0.886gO3/g染料时,淡褐色染料废水脱色率达80%;研究还发现,连续运转所需臭氧量高于间歇运行所需臭氧量,而反应器内安装隔板,可减少臭氧用量16.7% 。因此,利用臭氧氧化脱色,宜设计成间歇运行的反应器,并可考虑在其中安装隔板。 臭氧氧化法对多数染料能获得良好的脱色效果,但对硫化、还原、涂料等不溶于水的染料脱色效果较差。从国内外运行经验和结果看,该法脱色效果好,但耗电多,大规模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
光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脱色效率较高,但设备投资和电耗还有待进一步降低。
C. 电解法
电解对处理含酸性染料的印染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脱色率为50%~70%,但对颜色深、 CODCr高的废水处理效果较差。对染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各类染料在电解处理时其CODCr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中性染料、直接染料>阳离子染料。目前这种方法正在推广应用。
4.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70年代以来,国内对印染废水以生物处理为主,占80%以上,尤以好氧生物处理法占绝大多数。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气和接触氧化法占多数。此外,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等也有应用,生物流化床尚处于试验性应用阶段。但由于生物对色度去除率不高,一般在50%左右,所以当出水色度要求较高时,需辅以物理或化学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对BOD去除效果明显,一般可达80%左右,但色度和COD去除率不高,尤其如PVA等化学浆料、表面活性剂、溶剂及匹布碱减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使印染废水的COD 达到2000~3000mg/L,而且BOD/COD也由原来的0.4~0.5下降到0.2以下,单纯的好氧生物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出水难以达标;此外,好氧法的高运行费用及剩余污泥处理或处置问题历来是废水处理领域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难题。据资料报道,一般污泥处理或处置费用占整个污水厂费用的50%~70%(国外),在国内也占40%左右。由于上述原因,印染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探求、低耗、投资省的印染废水处理新技术已日显重要。
厌氧的主要处理构筑物是厌氧罐,Fukunaga N.等人对传统消化罐作了改造,在罐内装填固定微生物,主要是专性产碱杆菌属。染料中的偶氮基因、三苯甲烷基因以及单氮基因聚合物,都能通过厌氧分解,通常在中温条件下进行(37℃),水力停留时间6h,主要含甲基红染料的污水颜色能*去除。有研究表明厌氧处理丝绸印染废水,在HRT=1.0~1.1d,COD 去除率74%~82%,脱色率分别为:黑色51%、紫红色94%、玫瑰红96%、茄紫30%、大红55%。用UASB和管道厌氧消化器直接处理高浓度染料废水的中长期运行结果表明,废水中的色度和 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和90%以上。
为了探求、低耗、低投资的印染废水处理新技术,近年来在厌氧法与好氧法的结合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此时与好氧法结合的厌氧处理已不是传统的厌氧消化,它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一般为3~5h,只发生水解和酸化作用。这一工艺流程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印染废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一些高分子物质,期望它们在厌氧段发生水解、酸化,变成较小的分子,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好氧处理创造条件。采用这*程,较好地解决了PVA、染料的处理问题。这*程的另一大特点是,好氧段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全部回流到厌氧段,厌氧段有较长的固体停留时间(SRT),有利于污泥厌氧消化,从而显著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剩余活性污泥量。因此,厌氧好氧系统中的厌氧段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是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改善其可生化性能,吸附、降解一部分有机物;二是对系统的剩余污泥进行消化。
采用这*程,目前主要开发了两种工艺:厌氧好氧生物炭接触工艺;厌氧好氧生物转盘工艺。两种工艺在设备和工艺上各有特点。
A. 厌氧好氧生物炭接触氧化工艺
主要设计参数如下:调节池:HRT 8~10h;厌氧池:HRT 3~5h;好氧池:HRT 6~8h ;生物炭池:HRT 1~2h。
试验和实际应用表明,厌氧好氧生物炭流程在上述运转参数下,对于CODCr为800~1000mg/L的印染废水,处理效果*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再稍加进一步处理还可回用,系统的污泥趋于自身平衡。目前已有多家生产厂采用该流程,运转时间zui长的达5年以上,处理效果稳定,而且从未外排污泥,也没发现厌氧池内污泥过度增长。
B. 厌氧好氧生物转盘
将厌氧生物转盘与好氧生物转盘串联起来,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也取得了好的效果。该工艺中厌氧、好氧各有污泥分离与回流装置,整个系统的剩余污泥全部回流到厌氧生物转盘。一是为了提高生物量,因而也缩短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二是为了将多余的活性污泥消化在系统内部。该工艺流程也是兼备固着生长和悬浮生长的特点。还可通过向转盘投加絮凝剂进一步提高COD去除率和脱色率。该流程对COD、色度等的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适当投加微量絮凝剂,测得CODCr、色度的去除率可提高15%~20%。进一步提高厌氧池中的悬浮污泥浓度也可以提高脱色率和COD去除率。但该工艺中转盘的金属构件有腐蚀现象,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5. 碱减量废水处理方法
据资料介绍,目前处理碱减量废水的成熟技术在国内仍是空白。在研究该项废水的处理时通常采用化学法,化学法去除对苯二甲酸有较好的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化学法处理碱减量废水的理论依据是:碱减量废水用酸中和使pH值达到4~6后,对苯二甲酸析出,去除对苯二甲酸的碱减量废水再与涤纶仿真丝印染废水中精炼、印染等其他工艺的废水混合,综合废水的pH值一般小于11,CODCr不超过1400mg/L,在此情况下采用生化法进行治理,再经物化处理,出水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通常碱减量废水处理的流程为:碱减量废水→调节池→中和池→PE过滤器→出水与其它废水混合进一步生化处理。
采用化学法析出对苯二甲酸作为碱减量废水预处理技术,然后用生物技术处理综合废水的方法是治理高浓度涤纶仿真丝印染废水的有效方法,是目前治理该类废水的主要途径。高阳野王某工业区纺织印染厂实际应用表明:在原水水质浓度高、波动范围大的情况下,排放水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排放标准。
该厂废水采用此法治理投资为5500元/m3废水;占地面积0.61m2/m3废水;电费为0.44元/m3废水;药费为0.9元/m3。
采用化学法处理碱减量废水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预处理工艺的*pH值在4~6的范围内,而碱减量废水pH值为12~14,降低pH值需耗用一定数量的酸,从而使运行费用提高,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预处理产生的对苯二甲酸白色粉状物在工业上有回收利用价值,但市场销路有待开拓。
6.天然膨润土直接处理印染废水方法
A. 膨润土改性处理后处理印染废水
由于未经改性的膨润土对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和脱色效果较差,故一般用于废水处理的膨润土都要经过改性,增大其比表面积,提高吸附能力。目前膨润土的改性方法主要有三种:焙烧法、酸浸法、盐浸法。这三种方法均能改变膨润土的表面结构,提高其吸附能力。
B. 焙烧法
1.将煤粉与膨润土按3%的比例混合,550℃焙烧2h 后对印染废水处理,结果表明与煤粉混合高温焙烧改性的膨润土比直接焙烧改性的膨润土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水处理后只需较短时间静止就可实现液固分离,且高温活化后可多次重复使用。因此,膨润土与煤粉混合高温焙烧是一种低成本的改性方法。
2.通过比表面测定、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元素测定等,探讨了膨润土的结构与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焙烧法活化膨润土有较好的效果,其对染化废水COD和色度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当投加0.11%改性膨润土,COD 去除率可达74%,脱色率达95%以上。为天然膨润土的表面改性及其在染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C.酸浸法
1.膨润土的主要组分是*,其晶体是由铝氧八面体和硅氧四面体层状结构组成,具有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将其酸性活化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和孔径,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2.用硫酸改性膨润土对分散染料印染废水脱色, pH 值的*范围为5.5~8.0 之间,投药量为200mg/L 时,脱色率可达90%以上,效果较好。
3.将钙基膨润土酸性活化,然后对印染废水脱色处理,当 pH 为7.0~8.0,加入量达到30g/L 时在室温条件下搅拌时间35min 时,其一次性COD 去除率达76%,色度去除率达87%;若经双层滤料柱进行过滤处理,色度去除率达93%以上,COD 去除率达78%,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要求。
4.将200ml 色度10000 倍、吸光度A 为0.2480、pH 为6 的酸性蓝印染废水,调节pH 值3~6 后,加入30g 20%盐酸酸化处理过的膨润土,慢速搅拌10min,静置20min 滤,取其滤液测色度,滤液色度由开始的10000 倍降解至400 倍,色度去除率高达96%,若再加入600mg/L 的FeCl3 絮凝剂,絮凝剂沉淀后,色度进一步降至20 倍,可达国家工业废水二级排放标准(GB8978-88)的色度要求。
D.盐浸法
用金属离子(铝盐-镁盐)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对水中活性艳红染料进行了吸附脱色发现改性膨润土还具有一定的光化学催化降解作用。
钙基膨润土通过酸活化、热活化、TiCl4 活化、羟基铝和AlCl3 活化,对碱性紫染料溶液进行处理,发现用TiCl4 和AlCl3 活化的膨润土对碱性紫染料脱色率分别达到89%和98%以上,比原土脱色率显著提高;通过X射线分析发现:TiCl4 和AlCl3 活化的膨润土具有较大层间距,而且吸附性能明显提高。改性膨润土吸附碱性紫溶液时主要是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和染料分子与膨润土颗粒发生共沉淀作用[12]。
E.其它改性方法
1.对膨润土改性及其在分散大红溶液脱色处理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了新型无机-有机改性方法,对浙江临安膨润土进行改性,有效地将双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入膨润土层间,从而提高了有机膨润土的亲油性和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改性后膨润土在处理分散大红时平衡速度快,吸附性能佳,脱色率可达90%。
2.对膨润土改性及对染料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酸性大红BS、活性艳红KE-3B 和酸性黑10B 等染料废水的实验证明,聚铁改性的膨润土对含各种类型染料废水都有稳定的去除效果。作者认为,膨润土的转型和改性,使膨润土在水中由单晶片形成层状缔合结构,从而在缔合颗粒之间形成吸附容纳有机大分子的空间,增加了晶面间距和膨润土的比表面积。经吸附饱和后的膨润土可用于工业烧砖,使有机物燃烧分解,减少了二次污染。冀静平等[10]的研究表明,经钠改型和羟基铁改性的膨润土吸附剂在投加量为5~6g/L 时,处理酸性大红COD 去除率达45%,活性艳红COD 去除率为71%,酸性黑COD 去除率达60%。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或溴化十六烷基*胺(CTMAB)加入膨润土反应,过滤,再在80~90℃烘干,105℃活化,研磨后过100 目筛制得了有机膨润土,该改性膨润土用于处理含苯胺染料的废水效果甚好。
3..研究HDTMA-膨润土对阴离子型染料酸性二号橙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BS(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竞争吸附行为。
4.比较了泥煤、钢厂矿渣、有机膨润土以及飞灰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研究发现,飞灰和矿渣对酸性染料有较高的脱色率;而有机膨润土和泥煤对碱性染料的脱色率较高。
F.改性膨润土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
主要探讨改性膨润土混凝剂Scpb(改性膨润土混凝剂Scpb 是由膨润土添加SCMC 和PAC 改性制成的80 目?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