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YH电焊机用电缆〗
销售总:郭龙
1-1 电力电缆安装注意事项、使用特性及运行敷设条件
1. 1 电力电缆安装注意事项
1.1.1 电缆与热力管道平行安装时应保持2m的距离,交叉时应保持0.5m。
1.1.2 电缆与其它管道平行或交叉安装时均要保持0.5m。
1.1.3 电缆直埋安装时,1-35kV电缆直埋深度应不小于0.7m。
1.1.4 10kV及以下电缆平行安装时,相互净距不小于0.1m,10-35kV不小于0.25m;交叉安装时距离不小于0.5m。
1.1.5 电缆敷设温度不低于0℃,弯曲半径:多芯电缆≥15(D+d),单芯电缆≥20(D+d)(D为电缆外径,d为导体外径)。
1.1.6 6kV及以上电缆接头
① 安装电缆终端头时,必须剥除半导电屏蔽层,操作时不得损伤绝缘,应避免刀痕及凹凸不平的情况,必要时用砂纸磨平;屏蔽端部应平整,并要把石墨层(碳粒)清除干净。
② 塑料绝缘电缆端头铜带屏蔽和钢铠必须良好接地,对短线路也应遵循这项原则,避免三相不平衡运行时钢铠端部产生感应电动势,甚至“打火”及燃烧护套等事故。接地引出线要采用镀锡编织铜线,和电缆铜带连接时应用铬铁锡焊,不宜用喷灯封焊,以免烧损绝缘。
(3)三相铜带屏蔽应分别与地线相连,注意屏蔽接地线和钢铠接地线应分别引出,相互绝缘,焊接地线的位置应尽量靠下。
1.1.7 对电缆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基本要求:a.导体连接良好;b.绝缘可靠,*采用辐照交联热收缩型硅橡胶绝缘材料;c.密封良好;d.足够的机械强度,能适应各种运行条件。
1.1.8 电缆端必须防止水及其它腐蚀性材料的侵蚀,以防因水树引起绝缘层老化而导致击穿。
1.1.9 电缆的装卸必须使用吊车或叉车,禁止平运、平放,大型电缆安装时须使用放缆车,以免电缆受外力损伤或因人工拖动而擦伤
电缆如果要*存放,电缆是否放置于:
1.屋檐下。电缆只在不直接暴露在阳光照射或超高温下,标准局域网电缆就可以应用,建议使用管道。
2.外墙上。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墙面及人为损坏。
3.管道里(塑料或金属的)。如在管道里,注意塑料管道的损坏及金属管道的导热。
4.悬空应用/架空电缆。考虑电缆的下垂和压力。打算采用哪种捆绑方式?电缆是否被阳
光直接照射。
5.直接在地下电缆沟中铺设,这种环境是控制范围zui小的。电缆沟的安装要定期进行干燥或潮湿程度的检查。
6.地下管道。为便于今后的升级,电缆更换以及与表面压力和周围环境隔离,辅设管道相隔离,辅设管道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但不要寄希望于管道会永远保持干燥,这将影响对电缆种类的选择。
安全要求
埋设电缆线路的安全要求有:
1.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电缆应在低压电缆下方。如果其中一条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穿管保护或用隔板隔开时,zui小允许距离为0.25m。
2.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时,如有隔热措施,平行和交叉的zui小距离分别为0.5m和0.25m。
3.电缆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轨道或路面2m以外。
4.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电缆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5.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应相距0.2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7m,并应埋在冻土层下。
购买电线时怎样鉴别优劣
国家已明令在新建住宅中应使用铜导线。但同样是铜导线,也有劣质的铜导线,其铜芯选用再生铜,含有许多杂质,有的劣质铜导线导电性能甚至不如铁丝,极易引发电气事故。目前,市场上的电线品种多、规格多、价格乱,消费者挑选时难度很大。单就家庭装修中常用的2.5平方毫米和4平方毫米两种铜芯线的价格而言,同样规格的一盘线,因为厂家不同,价格可相差20%~30%。至于质量优劣,长度是否达标,消费者更是难以判定。
据业内人士透露:电线之所以价格差异巨大,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材料不同造成的。生产电线的主要原材料是电解铜、绝缘材料和护套料。目前原材料市场上电解铜每吨在5万元左右,而回收的杂铜每吨只有4万元左右;绝缘材料和护套料的优质产品价格每吨在8000元~10000元,而残次品的价格每吨只需4000元~5000元,差价更悬殊。另外,长度不足,绝缘体含胶量不够,也是造成价格差异的重要原因。每盘线长度,优等品是100米,而次品只有90米左右;绝缘体含胶量优等品占35% ~40%,而残次品只有15%。通过对比,消费者不难看出成品电线销售价格存在差异是材质上存在猫腻所致。
电缆的击穿试验
电缆的击穿试验是逐级升电压直至绝缘击穿,求得电缆的击穿电压值。这类试验的目的是考核电缆绝缘承受电压的能力与工电压之间的安全裕度。交流击穿电场强度是电缆设计重要参数之一。
交流击穿强度与升压速度有很大的关系,连续升压使电缆在几分钟内击穿称为瞬时击穿,基本上没有热的因素,是属于电击穿的类型。因此电线电缆一般不进行这种试验。另一种是逐级升压,从较低的电压(例如0.5~2倍的工作电压)开始,保持足够的工作时间使电缆在这一电压级中充分产生电与热的作用。然后再升至另一电压级。逐级上升直至击穿。每一级上升的电压按起始加压的百分比数逐级升高。这一试验中反映了热击穿的因素。这样的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在研究产品特性时经常被采用。
额定电压3.6/6kV及以下屏蔽软电缆
技术要求
7、 导体
1.1导体单线应镀锡。其它应符合前面“电缆结构的一般要求”第1条规定。
8、 绝缘
2.1绝缘采用乙丙橡胶为基料的绝缘胶料,其性能应符合GB7594.8中XJ-30A型规定,但抗张强度应不小于6.5Mpa。
2.2绝缘厚度应符合工艺要求。
2.3动力线芯20℃时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4绝缘线芯应经受绝缘吸水试验,要求:U0/U为1.9/3.3kV的电缆1~14d电容增率≤10%,
7~14d电容增率≤3%;U0/U为3.6/6 kV的电缆1~14d电容增率≤6%,7~14d电容增率≤2.5%。
3、屏蔽
3.1导体屏蔽采用半导电挤包或半导电带包+挤包的结构型式。
3.2 MYPT-1.9/3.3、MYPT-3.6/6、MYDPT-3.6/6型电缆的绝缘屏蔽采用前面“电缆结构的一般要求”中表4规定的C或E结构;MYP-3.6/6、MYDP-3.6/6型采用表4规定的A类结构。
4、 缆芯
4.1 MYP-3.6/6、MYDP-3.6/6型电缆的地线芯的位置应符合前面“电缆结构的一般要求”中4.4中b)的规定。
4.2 MYPT-1.9/3.3、MYPT-3.6/6、MYDPT-3.6/6型电缆的地线芯的位置应符合前面“电缆结构的一般要求”中4.4中c)的规定。
4.3缆芯的绞合节径比不大于12。
5、护套
5.1护套为单层结构,采用橡皮胶料,应根据不同型号选用不同材料:
a)MYP-1.9/3.3型电缆护套的性能应符合GB7594.7中XH-03A型规定;
b) MYP-3.6/6和MYPT-3.6/6型电缆采用氯丁橡胶或氯磺化聚乙烯为基料的护套胶料,其性能应符合MT818.7附录A中S-1型规定;
c)MYDP-3.6/6和MYDPT-3.6/6型电缆采用氯丁橡胶或具类似性能的材料为基料的护套胶料,其性能应符合MT818.7附录A中S-2型规定。
5.2护套厚度应符合工艺要求的规定。
6、外径
电缆平均外径值应在对应的工艺控制外径范围内。
7、成品电缆
7.1额定电压为3.6/6kV的电缆应经受冲击试验。
将电缆试样加热至95℃,施加60kV冲击电压,正负极性各10次后,做工频11kV,15min的耐压试验。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现象。
7.2额定电压为3.6/6kV的成品电缆应经受4h电压试验。
额定电压为3.6/6kV的成品电缆应经受历时4h,试验电压为3U0的工频电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不发生击穿现象。
7.3额定电压为1.9/3.3kV电缆的阻燃性能应达到MT 386规定的各项试验要求;额定电压为3.6/6kV电缆的阻燃性能应通过MT 386规定的负载条件下燃烧试验的要求。
8、工作条件
8.1额定电压U0/U分别为1.9/3.3kV和3.6/6kV。
8.2电缆导体的*允许工作温度为90℃。
8.3电缆的zui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
8.4电缆地线芯必须良好接地。
9、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参照相关的标准及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导体直流电阻》按GB/T 3048.4
《绝缘电阻》按GB/T 3048.5或GB/T 3048.6
《工频电压试验》按GB/T 3048.8
《结构及表面标志》按MT 818.1
《绝缘机械性能》按GB/T 2951-1997
《护套机械性能》按GB/T 2951-1997
《阻燃性能》按MT 386-1995等。
标准的附录A《橡皮护套性能要求》——MT818.7-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