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计算机控制电缆-DJFFP
销售总:郭龙
电力电缆(power cable),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的引出线路、工矿企业的内部供电及过江、过海的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的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于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其中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879年,美国发明家T.A.爱迪生在铜棒上包绕黄麻并将其穿入铁管内,然后填充沥青混合物制成电缆。他将此电缆敷设于纽约,开创了地下输电。次年,英国人卡伦德发明沥青浸渍纸绝缘电力电缆。1889年,英国人S.Z.费兰梯在伦敦与德特福德之间敷设了10千伏油浸纸绝缘电缆。1908年,英国建成20千伏电缆网。电力电缆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1911年,德国敷设成60千伏高压电缆,开始了高压电缆的发展。1913年,德国人M.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电缆,改善了电缆内部电场分布,消除了绝缘表面的正切应力,成为电力电缆发展中的里程碑。1952年,瑞典在北部发电厂敷设了380千伏超高压电缆,实现了超高压电缆的应用。到80年代已制成1100千伏、1200千伏的特高压电力电缆。
基本结构
电力电缆的基本结构由线芯(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四部分组成。
(1)线芯
线芯是电力电缆的导电部分,用来输送电能,是电力电缆的主要部分。
(2)绝缘层
绝缘层是将线芯与大地以及不同相的线芯间在电气上彼此隔离,保证电能输送,是电力电缆结构中*的组成部分。
(3)屏蔽层
15KV及以上的电力电缆一般都有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
(4)保护层
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电力电缆免受外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以及防止外力直接损坏电力电缆。
分类
按电压等级分
按电压等级可分为中、低压电力电缆(35千伏及以下)、高压电缆 (110千伏以上)、超高压电缆(275~800千伏)以及特高压电缆(1000千伏及以上)。此外,还可按电流制分为交流电缆和直流电缆。
按绝缘材料分
1、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 以油浸纸作绝缘的电力电缆。其应用历史zui长。它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主要缺点是敷设受落差限制。自从开发出不滴流浸纸绝缘后,解决了落差限制问题,使油浸纸绝缘电缆得以继续广泛应用。
2、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绝缘层为挤压塑料的电力电缆。常用的塑料有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塑料电缆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方便,重量轻,敷设安装方便,不受敷设落差限制。因此广泛应用作中低压电缆,并有取代粘性浸渍油纸电缆的趋势。其zui大缺点是存在树枝化击穿现象,这限制了它在更高电压的使用。
3、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绝缘层为橡胶加上各种配合剂,经过充分混炼后挤包在导电线心上,经过加温硫化而成。它柔软,富有弹性,适合于移动频繁、敷设弯曲半径小的场合。
常用作绝缘的胶料有天然胶-丁苯胶混合物,乙丙胶、丁基胶等。
3.2消防设备电气配线措施 3.2.1配线原则 以确保配电线路的完整性、耐火性。符合有关技术规定的前提下,消防设备应采用耐火耐热配线设计。导线截面选择应适当放宽,以防止由于火灾过程中环境温度上升引起导体电阻增大以致压降增大,影响消防设备功能的发挥。 3.2.2基本配线措施 采用普通电线电缆穿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塑料管(氧指数30埋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1当线路暗敷设时。且穿管暗敷保护(层厚度30ram 穿金属管或金属防火涂料以提高线路的耐燃性能,2当线路明敷设时。或是直接采用阻燃电线电缆和铜线槽保护,且应采用皮防火电缆等,并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 两者间应用耐火资料隔开;3当配电线路采用绝缘层和护套为不延燃的电缆并敷设在井内(同时要采用金属线槽密封)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当与延燃电缆敷设在同一竖井时。 可采用难燃型(氧指数50硬质塑料管、塑料线槽布线;4建筑物吊顶内的消防电气线路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布线;难燃型资料吊顶内。 穿金属管保护的配电线路可紧贴风管外壁敷设;闷顶内有可燃物时,5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风管内腔或敷设在风管外壁上。其配电线路应采用金属管保护。 3.3工程应用中的防火措施 消防设备分系统的配线十分关键,工程应用中。系统在整个工程中发挥防火功能的保证。下文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线和消防电梯配线为例介绍消防设备分系统的配线保护。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线保护 需考虑更高的防火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氧指数35%)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防火线槽保护;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在暗敷时采用阻燃型电线穿维护管敷设在不燃结构层内(维护层厚度30mm或按基本配线措施(1和(2处置;总线制系统的干线。可采用耐火电缆敷设在耐火电缆桥架内,或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 线路较长且路由复杂。为提高供电可*性,2消防电梯配电线路消防电梯一般由高层建筑底层的变电所敷设两路专线配电至位于顶层的电梯机房。消防电梯配电线路应尽可能采用耐火电缆;当有供电可*性特殊要求时,两路配电专线中一路可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垂直敷设的配电线路应尽量设在电气竖井内,并考虑基本配线措施。
3.4电缆线路敷设的防火措施 3.4.1防火原则 电缆线路敷设防火的基本原则是 着火后不延燃;1防止电缆着火。2沿电缆路径或易燃区段采取有效的防堵消防措施; 3实现电缆自身难燃化。 3.4.2防火措施 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1电缆在下列情况下敷设时。 超高层建筑应每层进行封堵,①电缆穿过不同的防火分区时;②电缆沿竖井垂直敷设穿越楼板处。其他建筑可每隔23层进行封堵;③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间的隔墙处;④穿越耐火极限不小于lh隔墙处;⑤穿越建筑物的隔墙处;⑥至建筑物入口处,或至配电间、控制室的沟道人口处;⑦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口部位; 2远离热源和火源 不应敷设电缆;若敷设在热力管沟中应采取隔热措施。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环境中不应敷设电气;电缆道沟应尽可能远离蒸汽及油管道;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管沟。 3设置火灾报警系统 选择适当的报警探头和适合电缆层特点的报警系统。目前在电缆沟、管道井使用较为广泛的线性(或称缆式)感温探测器;根据实际情况。 4高压水喷雾灭火 采用一般的灭火资料比较困难,电缆廊道、电缆密集的地区。宜采用高压水喷雾灭火方式。为使水喷雾灭火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需配置高灵敏度的监测及控制系统。大型建筑物内及电缆隧道中采用此法*; 5加强电缆层(井)通风 尽可能在电缆层*外墙部位设置通风口(通风口的具体设置可以结合火灾扑救时的突破口)同时还应建立不间断供电的机械排烟系统,积极利用自然通风条件。以便在火灾初期通过自动报警联动打开排烟风机。 4工程应用问题分析 只是依据GBl2666.6对耐火特性进行检验。耐火特性*,1目前我国没有国家规范或行业标准。不能够说明耐火电缆质量好,其电性能如何?机械性如何?而且实验室单一火源的耐火试验结果与实际火灾影响因素有一定差距,因此对耐火电缆应进行全面检验,制定统一规范; 应细化各种配电电线电缆的使用要求,2现行规范有关消防设备配电线路的规定中。补充新型耐火电缆的内容,给出更多的选择余地。特别是矿物绝缘电缆,规范中应明确规定可将其作为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缆明敷或暗敷使用。
5结束语 电线电缆的正确选择和合理配线直接关系到建筑的防火平安。程应用中应该加强规范化和规范化,综上分析。制定科学、具体的方案,为工程设计中电线电缆防火和消防设备电气配线提供依据,使其做到平安可靠、技术*、经济合理,有效防止电线电缆引起的火灾,减少在火灾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