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凌卓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1.4亿元“生态罚单”还渭河清水

时间:2013-10-22阅读:535
分享:

  近日,记者随陕西省环保、*门沿渭河流域采访,上堤防下河道,观湿地看林草,一大批在建和已经建成的水生态工程正让曾经告危的渭河生态环境发生可喜的转变。

  渭河全长818公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水土流失严重。为恢复渭河生态功能,陕西省2011年出台《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采用生态修复、水箱自洁消毒器、水箱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等生态治理、生态利用等手段,全面促进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好转,力争2014年渭河水质达到北方河流标准,实现清水目标。

  记者走进环境优美的铜川市新耀污水处理厂。厂长仵*说,厂里设有自动控制中心和水质监测中心,自动化程度较高,设计日处理能力20000立方米,日提供可利用中水11000立方米,自投产以来,一直是满负荷运行。记者细看絮凝沉淀池、滤站、清水池、排泥及反冲洗废水池、水箱自洁消毒器、水箱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等、回用水工艺管网,干净整洁。

  新耀污水处理厂只是渭河流域水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陕西省*厅长王成文说,“我们将工程治理与管理有机结合。比如,去年计划完成治理项目72个,实际完成88个,达到122%;今年计划新建17个水箱自洁消毒器、水箱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等污水处理项目,现在已完成任务过半。”与此同时,陕西加大排污监管力度,今年上半年,陕西环保部门将收缴的渭河流域水污染1.4亿元“生态罚款”全部用于防治渭河环境污染。

  目前,渭河流域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4个主要城市均开展了对本市县(区)渭河干支流断面的污染补偿考核。2012年监测数据显示,渭河干流杨凌以上断面稳定在Ⅲ类水质,杨凌以下断面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下降幅度达15%以上,氨氮下降幅度达30%以上。潼关入黄断面化学需氧量达到Ⅳ类以内,氨氮达到Ⅴ类标准。

  改善渭河环境,提高流域植被覆盖指数zui为关键。经过几年工程造林和封山育林,截至去年,陕西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3%,实现森林生态服务价值4395亿元。

  位于渭河中上游的宝鸡市,治理成效显著,已成为陕西重点林区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宝鸡市*局长刘汉卿介绍说,全市现有林业用地1902.9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69.8%,森林面积1465.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4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3.78%。其中新增干杂果经济林60多万亩,累计达近200万亩;建成太白山等国省市级森林公园13个,国省级自然保护区8个,去年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30.9亿元,成为关中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近年来,陕西省还加大综合性水利枢纽建设,统筹陕南、关中、陕北3大区域,布局“双十双网”,形成了纵跨南北、横贯东西、覆盖全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构建起了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水箱自洁消毒器、水箱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等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资源配置水平。

  记者在泾阳县桥底村遇到了正在责任田浇水的6组村民淡宝民,他的责任田就在斗渠边上。“这里基本都是旱地,以前就靠土渠浇地,每年都要修渠,耽误农时。现在水渠有衬砌了,不渗了,一亩地能省七八块钱。”淡宝民说。据介绍,泾阳县已完成设计灌溉面积33.6万亩,年新增供水能力达317万立方米、节水499万立方米,实现新增产值2652万元。近年来,杨陵区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项目区种植结构由粮食作物改种反季节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使项目区亩均用水减少了50%以上。

  通过用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涵养水源,用生态治理工程全力保护水源,用水箱自洁消毒器、水箱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等生态利用工程优化配置水源,3年多的生态项目建设,使渭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