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凌卓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和水箱自洁器的消毒意义

时间:2014-7-16阅读:2266
分享:

消毒是指杀灭外环境中病源微生物的方法。其目的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据研究,可污染饮用水的致病微生物有上百种,为杜绝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方可供饮用。目前我国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方法主要有lv化消毒、二氧化lv消毒、紫外线消毒器消毒、臭氧消毒、微电解水箱自洁消毒器消毒、水箱消毒器消毒、水箱自洁器消毒。

*节 lv化消毒

1.常用lv消毒剂的种类

11lv 分子式为Cl2,分子量是7091lv是一种强氧化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呈黄绿色气体,lv气较空气重25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lv臭味。当加压至6—7个大气压时可液化,体积缩小 457倍,可灌入钢瓶中贮存,故又称液lv。液lv较水重15倍,将液lv置于大气中,立即变成气体,将lv气通入水中可得lv水。lv加入水中可变为盐酸和次lv酸。

12baifen baifen又称含lv石灰、lv化石灰。它是将lv气通入熟石灰中而制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次lv酸钙(32—36),还含lv化钙(29)、氧化钙(10—18)、氢氧化钙(15)及水(10),通常以Ca0Cl2代表其分子式。

baifen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lv臭,能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有大量沉渣。漂baifen稳定性差,在一般保存过程中,有效lv每月可减少1—3%,因此不宜保存过长时间。

13baifen lv化石灰乳经过结晶分离,再溶解喷雾干 燥即制成漂baifen精,漂baifen精含次lv酸钙约80%,还含少量的lv化钙(274)、氢氧化钙(19) baifen精为白色粉末,有lv臭,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有少量沉渣,稳定性较漂baifen好,有效lv含量是漂baifen的一倍。

14有机含lv消毒剂 目前zui常用于各种物品消毒的是二lv异氰尿酸钠(lv) lv异氰尿酸钠为白色粉末,有lv臭气,有效lv含量为60—64%,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但据研究报道有机lv毒性危害程度比无机lv大,且可能有致癌作用,因此,采用有机含lv消毒剂作*饮用水消毒是不适宜的。 15lv酸钠 电解食盐所得lv气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次lv酸钠,分子式NaOCl,分子量为7444。次lv酸钠为淡黄色液体,有lv臭,有效lv含量为12—14%,易溶于水,稳定性差,受热及阳光照射有效lv易丧失,故不宜长时间保存。

2.lv化消毒的基本原理

2.1lv的杀菌机理 lv的杀菌作用是由于次lv酸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去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lv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有资料指出病毒对lv的抵抗力较细菌强,其原因可能是病毒缺乏一系列的代谢酶;lv较易破坏—SH键,而较难使蛋白质变性。

2.2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lv化消毒的效果受下列各因素的影响:加lv量、接触时间、PH值、水温、水的浑浊度和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

221lv量:用lv及含lv化合物消毒饮水时,lv不仅与水中细菌作用,还要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其需要的lv的总量称为lv。为保证消毒效果,加lv量必须超过水的需lv量,使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lv,称为lv”。一般要求lv加入水中后,接触30分钟,水中至少应保持游离性余lv03mg/l。在配水管网末梢,游离性余lv不应低于005mg/l。余lv分为游离性余lv和化合性余lv两种,游离性的HOClOCl-Cl2;化合性如NH2ClNHCl2。前者杀菌力较强,后者杀菌力较弱。

222接触时间: lv加入水中后,必须保证与水有一定的接触时间,才能充分发挥消毒作用。用游离性有效lv(HOClOCl—)消毒时,接触时间应至少30分钟,游离性余lv03—05mg/l;采用lv(NH2C1NHCl2)消毒时,接触时间应在l—2小时,化合性余lv1—2mg/l

223水的PH值: lv酸是弱电解质,其离解程度取决于水温和水的PH值。当PH值<50时,HOCL100%形式存在于水中,随着PH值的增高,HOCl逐渐减少而OCL-逐渐增多。PH值在60时,HOCl95%以上;PH

70值,H0CL含量急剧减少;PH75时,HOClOCl-大致相等;PH值>9时,OCl-接近100%。根据对大肠杆菌的实验,次lv(HOCl)的杀菌效率比次lv酸离子(OCL-)高约80倍。因此,消毒时应注意控制水的PH值,不要太高,以免生成OCl-较多,H0CL较少而影响杀菌效率。

用漂baifen消毒时,因同时产生Ca(OH)2,可使PH值升高。故当漂baifen因保存不当或放置过久而使有效lv含量低时,消毒效果会受影响。

lv胺的杀菌效果较一lv胺高,三lv胺则几乎无杀菌作用。它们之间的生成量比例,取决于氨和lv的相对浓底,PH值和温度等因素。一般而言,当PH值>7时,一lv胺的生成量较多;PH70时,一lv胺和二lv胺近似相等;PH值<65时,主要为二lv胺;三lv胺只有当PH值<44时才存在。

224水温: 水温高,杀菌效果好。水温每提高10,病菌杀灭率约提高2—3倍。

225水的浑浊度: lv消毒时,必须使生成的次lv(HOC1)和次lv酸离子(OCl-)直接与水中细菌接触,方能达到杀菌效果。如水的浑浊度很高,悬浮物质较多,细菌多附着在这些悬浮颗粒上,则lv的作用达不到细菌本身,使杀菌效果降低。这说明消毒前混凝沉淀和过滤处理的必要性。悬浮颗粒对消毒的影响, 因颗粒性质、微生物种类而不同。如粘土颗粒吸附微生物后,对消毒效果影响甚小,而粪尿中的细胞碎片、或污水中的有机颗粒与微生物结合后,会使微生物获得明显的保护作用。病毒因体积小,表面积大,易被吸附成团,因而颗粒对病毒的保护作用较细菌大。

226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微生物对lv的耐受性不尽相同,除腺病毒外,肠道病毒对lv的耐受性较肠道病原菌强。

消毒往往达不到100%的杀灭效果,常以99%、999%或9999%的效果为参数。故消毒前若水中细菌过多,则消毒后水中细菌数就不易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

3lv消毒的几种方法

31普通lv化消毒法 当水中需lv量较低,且基本无氨(03mg/L)时,加入少量lv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一种消毒法。此法产生的主要是游离性余lv,所需接触时间短,效果可靠;但要求源水污染较轻,且基本无酚类物质(lv能与酚形成有嗅味的lv);游离性余lv较不稳定,不易在较长管网中保持至管网末梢。

32折点lv消毒法 采用超过折点的加lv量,使水中形成适量的游离性余lv,称为折点lv消毒法。本法的优点是:消毒效果可靠;能明显降低锰、铁、酚和有机物含量;并具有降低臭味和色度的作用。缺点是耗lv多,因而有可能产生较多的lv化副产物三卤甲烷;需事先求出折点加lv量,比较麻烦,有时水样折点不明显;会使水的PH值过低,故必要时尚需加碱调整。

33lv胺消毒法 在水中加入氨(液氨、硫酸胺或lv化胺),则加lv后生成一lv胺和二lv胺,这种方法为lv胺消毒。氨与lv的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其范围一般为13—16。本法的优点是:三卤甲烷类物质的形成明显较普通lv化法低;如先加氨后加lv,则可防止lv酚臭,化合性余lv较稳定,在管网中可维持较长时间,使管网末梢余lv得到保证。缺点是:lv胺的消毒作用不如次lv酸强,要求保证足够长的接触时间(2小时)和较高的余lv(1—2mg/l),因此接触时间长,费用较贵;需加氨而操作复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

34过量lv消毒法 当水源受有机物和细菌污染较严重时,或在野外工作、行军等条件下,需在短时间内达到消毒效果时,可加过量lv于水中,使余lvl—5mg/l。消毒后的水需用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或活性炭脱lv

4.加lv地点和加lv设备

41lv地点 在水的净化处理流程中,加lv地点可选择为: 411滤前加lv 指在混凝沉淀前加lv,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良混凝沉淀和防止藻类生长,但易生成大量lv化副产物。

412滤后加lv 指在滤后水中加lv,其目的是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它是zui常用的消毒方法。也可采取二次加lv,即混凝沉淀前和滤后各加一次。

413中途加lv 在输水管线较长时,在管网中途的加压泵站或贮水池泵站的补充加lv。采用此法既能保证末梢余lv,又不致使水厂附近的管网水含余lv过高。

42lv设备 大中型水厂一般均采用液lv消毒。液lv和干燥的lv气对铜、铁和钢等金属没有腐蚀性,但遇水或受潮时,化学活性增强,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大,因此为避免lv瓶进水,lv瓶中的lv气不能直接用管道加入水中,必须经过加lv机后投加。lv的投加设备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真空加lv机和转子加lv机。

真空加lv机上部为一玻璃罩,浸于水盘中,罩内压力较大气压低。液lv钢瓶内的lv经减压气化后吸人玻璃罩内,由另一管孔通往水射器,与压力水混合后送至加lv点。转子加lv机钢瓶内lv气*入旋风分离器,除去铁锈、油污后再经弹簧膜阀、控制阀到转子流量计和中转玻璃罩,在水射器抽吸下,lv与压力水混合并溶解,lv浓度大于1%,经加lv管道送往加lv点。加lv点应选在无压的管渠内。 近来国内一些水厂引进了国外较*的真空加lv系统,可根据原水流量以及加lv后的余lv量进行自动运行。小水厂可用漂baifen消毒。所用漂baifen其有效lv应达到25%。调制和投加漂baifen溶液桶应有两个,以便轮流使用。溶液桶内可配成浓度1—2%的漂baifen澄清液备用。有的水厂也采用漂baifen精片或次lv酸钠进行消毒。

5lv化消毒的安全性问题

51lv化副产物的形成及危害 lv化消毒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lv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一系列lv的副产物。通常,将水中能与lv形成lv化副产物的有机物称为有机前体物。天然水中有机前体物以腐殖质(含腐殖酸和富里酸)为主要成分,其次有藻类及其代谢产物、蛋白质等。腐殖质是lv化消毒过程中形成lv化副产物三卤甲烷的主要前体物质。三卤甲烷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四种:即lv仿,一溴二lv甲烷、二溴一lv甲烷和溴仿。其中以lv仿含量zui高。据研究表明lv仿具有致突变性和动物致癌性。

lv化副产物中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有卤乙腈、卤乙酸、卤代酚、卤代酮和卤代醛等。这类物质目前现有仪器难以检测,但它们仍具有一定的突变性和致癌性。

52防治措施 lv化副产物的防治,可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尽可能选择有机前体物含量低的水源;加强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净化措施;防止藻类在制水构筑物内的生长,以降低有机前体物的含量;改善lv化消毒方法,如取消预lv化和避免折点lv消毒,采用管网中途加lv等,以减少lv化副产物的形成;采用颗粒活性炭过滤,以除去已形成的lv化副产物;此外还可考虑采用二氧化lv或臭氧作氧化剂/消毒剂,也可改用lv胺消毒。 6lv制剂效果测定 用于饮水消毒的含lv制剂有液lv、漂baifen、漂baifen精片和次lv酸钠等,其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lv的含量,液lv含有效lv99%以上;新鲜漂baifen含有效lv30—35%;漂baifen精片含有效lv高达60—70%;刚的次lv酸钠有效lv13-14%。漂baifen有效lv含量必须达25%以上,次lv酸钠有效lv含量应在10%以上才能作饮水消毒剂。有效lv的测定可采用碘量法。其原理是:lv在酸性溶液中与*起氧化作用,释出相当量的碘,再以*标准溶液来滴定碘,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出含lv化合物中有效lv的含量。漂baifen中有效lv的测定还可采用较简捷的蓝墨水快速测定法。因蓝墨水能为有效lv所漂白,故可根据消耗蓝墨水的体积计算漂baifen中有效lv的含量。

饮水在采用lv化消毒时,将涉及三个指标:加lv量,需lv量和余lv lv量是指水中所加入的lv量。

lv量是指消毒饮水所需要的lv量。

lv是指水经加lv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剩余的lv量,将加lv量减去余lv量即为水体的需lv量。饮水中余lv的作用是表证消毒效果,并可防止饮水受到再次污染。余lv有三种形式:

总余lv、化合性余lv、游离性余lv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中游离性余lv含量不得低于03mgL

lv测定方法有:碘量法测定总余lv量,原理同有效lv测定;邻联甲苯胺的比色法测定总余lv和游离性余lv量,其原理是在PH小于13的酸性溶液中,余lv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比色法进行比色定量;邻联甲苯胺shen酸盐比色法可分别测定三种形式的余lv和干扰假色,它的原理是当余lv与邻联甲苯胺生成黄色化合物后,再加入亚shen酸盐其颜色不再变化,如先加亚shen酸盐将余lv还原为lv化物,则余lv不能与邻联甲苯胺作用生成黄色化合物,此时溶液呈现的颜色为干扰物的假色。根据亚shen酸盐及邻联甲苯胺的加入次序,并控制不同的显色时间,则可分别测出游离性余lv,化合物余lv和总余lv的含量,并能去除假色干扰。

由于邻联甲苯胺具有致癌性,目前上已取消此比色法,而采用DPD法测定水中余lv(包括游离lv、化合性余lv、总余lv)含量。其原理是:lvD.P.D在偏酸性条件下作用,生成桃红色产物,颜色的深浅与水中余lv的含量成正比。按加人试剂的顺序不同,可测出三种不同的余lv

第二节 其他消毒

1.二氧化lv消毒 本世纪4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发现用二氧化lv(C102)用于水的消毒有很好的效果,但因复杂,价格较贵,过去未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外为避免lv消毒所引起的有害作用而寻找新的消毒剂时,对它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据资料统计,在1977年欧洲使用二氧化lv的水厂就有数千个,美国有103个水厂使用二氧化lv消毒。我国近两年也有采用二氧化lv消毒饮水的水厂出现。

11二氧化lv的理化特性

二氧化lv在常温下为橙黄色气体,溶点-595,沸点11,冷水中溶解度为29g/l(4时的溶解度),热水中分解成HCl02C12O2。二氧化lv易溶于水,但不和水起化学反应,在水中极易挥发,其水中溶液呈黄绿色,敞开存放时能被光分解.因此不宜贮存,必须在现场边边使用;在密闭,避光条件下存放,很稳定,如果轻度酸化(PH6)则更稳定。二氧化lv很容易爆炸,当空气中浓度大于10%或水中浓度大于30%时,都具有爆炸性。因此在时常用空气来冲谈二氧化lv气体,使其浓度低于8—10%。将此气体溶于水时,水中二氧化lv浓度约为6—8mg/L

二氧化lv在酸性条件下有很强的氧化性。

12二氧化lv的消毒力 从研究资料显示,二氧化lv对细菌、病毒及真菌孢子的杀灭能力均很强,由于CLO2是一种不稳定化合物,不含H0ClH0Cl-形式的有效lv,然而其浓度常以有效lv的术语表示。Cl02lv原子为正4价,还原成lv化物时将可得到5个电子,因此其氧化力相当于lv5倍,有效lv含量为263%。故二氧化lv是极为有效的饮水消毒剂。二氧化lv对微生物的杀灭原理是:二氧化lv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性和透过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疏基的酶;可与半*、*和游离脂肪酸反应,快速控制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使膜的渗透性增高;并能改变病毒衣壳蛋白,导致病毒灭活。

13二氧化lv的毒性 二氧化lv及其歧化形成的亚lv酸盐和lv酸根有一定的毒性。C1O2-能引起动物的溶血性贫血和变性血红蛋白血症,CLO2还具有降低血清甲状腺素的作用。经动物实验证明,只有在接触高浓度二氧化lv及歧化产物亚lv酸盐时,才会产生不利影响;低剂量接触一般不会影响其健康。例如:有人用小白鼠作实验,饮用含亚lv酸盐100mg/l的水,可使它们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饮用含量为10mg/l的水就未引起这种变化。让大鼠*饮用含二氧化lv10mg/l的水,两年后也未检查出对动物健康有害的作用。

14二氧化lv消毒 CLO2在饮水消毒中除可单独使用外,也可与其它消毒剂配合使用。如用CL02作制水前处理,然后在滤后水中加lv,这样可防止形成过量的三卤甲烷,减少构筑物上藻类的生长,并能避免管网水中C102C102-CL03-的总量过高。

CLO2的投加量与源水水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只作消毒用时,加入量为01—0.3mg/L,兼作前处理时,约为0.6-1.5mg/L。但无论何种情况,其余lv量应与游离余lv相同,且管网中CL02C102-CL03-的总量应低于1mg/L

影响二氧化lv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是温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杀菌效力逐渐减弱。但消毒效果不受PH值的影响(PH6—10),这使其对水质PH的变化比lv有更强的适应性,特别适用于碱度较高的水源水消毒;也不受天然水源中经常存在的氨的影响;因此,二氧化lv作为饮水消毒有其*的实用性。

15二氧化lv消毒的优缺点 二氧化lv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水的消毒中有以下*的优点:可减少水中三卤甲烷等lv化副产物的形成;当水中含氨时不与氨反应,其二氧化lv的氧化和消毒作用不受影响;能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和病毒;消毒作用不受水质酸碱度的影响;经二氧化lv处理后,水中余lv稳定持久,防止再污染的能力强;因氧化作用强,可除去水中的色和味,不与酚形成lv酚臭;对铁、锰的除去效果较lv强;二氧化lv的水溶液可以安全和使用。其缺点是:二氧化lv具有爆炸性,必须在现场制备,立即使用;制备含lv低的二氧化lv较复杂,其成本较其它消毒方法高;二氧化lv的歧化产物对动物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变性血红旦质血症等中毒反应。 2.紫外线消毒

21紫外线消毒原理 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的紫外线波长主要为200-300nm,其中240—280nm波长的杀菌力较强,254nm波长的紫外线杀菌力zui强。紫外线对病原微生物杀灭作用的原理是:当微生物被照射时,紫外线可透入微生物体内作用于核酸、原浆蛋白与酶,使其发生化学变化而造成微生物死亡。据研究,紫外线使DNA上相邻的胸腺嘧啶键合成双体,致DNA失去转录能力,病原微生物死亡。

22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方法 用紫外线消毒饮用水时,一般采用紫外线消毒器饮水消毒装置进行。消毒装置是管状,使水由一侧进入,另一侧流出,管道中用紫外灯照射。目前紫外线灯为高压石英水银灯。用于饮水消毒的紫外线消毒器设备有两种:套管进水式(浸入式)和反射罩式(水面式)。套管进水式是灯管外有石英套管,水从灯管旁流过而消毒;反射罩式是利用表面抛光的铝质反射罩将紫外线辐射到水中,所处理的水为无压流。灯管有效寿命为12000h,灯管分低压灯管和中压灯管,中压灯管单位时间内消毒的水量较低压灯管为多。利用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时,水的色度和浊度要低,水深不超过2cm,光照接触时间10—100s

23紫外线消毒器消毒的优缺点 紫外线消毒器消毒的优点是所需接触时间短,杀菌效率高,不改变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产生残留物质和不良异味;缺点是消毒后水中无持续杀菌作用,每支灯管处理水量有限,且需定期清洗更换,(每周应用酒精棉球擦试灯管),随着紫外线消毒器杀菌灯等元器件国产化程度的提高,紫外线消毒器价格成本的降低,已获得广泛应用。

3.臭氧消毒

31臭氧的理化特性 臭氧又称三氧。臭氧是已知zui强的氧化剂,在常温下为淡兰色的爆炸性气体,有特臭。臭氧气体经低温压缩处理可呈液态,沸点为-1123。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3倍,但因分压较低,故在常温常压下只能得到每升数毫克的浓度溶液。臭氧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并放出新生态氧:

32臭氧消毒的优缺点 臭氧消毒的优点是:消毒效果较C102CL2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PH6—85范围内均有效;不影响水的感官性状,同时还有除臭、色、铁、锰、酚等多种作用;除水中有溴离子外,不产生三卤甲烷;用于前处理时尚能促进絮凝和澄清,降低混凝剂用量,并因而减少化学污泥量。缺点是:投资大、费用较lv化消毒高;水中03不稳定,控制和检测O3均需一定的技术,缺乏剩余消毒剂,出厂水无剩余03(03对管道腐蚀作用强,也不允许有剩余03),因此需用第二消毒剂,以防止细菌后生长。

第三节 消毒方法的应用

1.大中型水厂 目前我国*多数水厂采用lv消毒。lv消毒效果好,具有持续消毒作用(管网余lv),且费用较其它消毒方法低。但是,由于lv气是具有刺激性和有害气体,对金属有*的腐蚀性,因此采用lv消毒必须有专门的加lv机、加lv间和lv库,以保证加lv的安全性。通常将装有液lvlv瓶放在磅秤上,在加lv过程中随时观察lv瓶重量度化,经以核对lv瓶中剩余液lv量,防止用空,使用时还应防止加lv机的水倒灌入lv瓶。因lv气比空气重,加lv间和lv库外墙的低处安装排风扇,以排除聚积在室内的lv气;lv库和加lv间内应安置漏气探测报警仪,以预防和处理lv气泄漏事故,在加lv间还应有应急中和处理池(池内装石灰水)

lv后,应加强余lv的连续监测,有条件时,加lv地点宜设置余lv连续测定仪。目前国内很多大型水厂采用自动化加lv,也有的水厂采用计算机控制加lv

为减少沉淀池和滤池中藻类生长,有些水厂采用滤前加lv和滤后加lv的二次加lv方法。但滤前加lv可造成lv与水中有机物反应形成三卤甲烷等物质,因此目前提出在滤前采用臭氧或二氧化lv消毒,滤后采用lv消毒的方法。

小型水厂目前有采用lv消毒方法,也有采用漂baifen消毒。因漂baifen所含有效lv易挥发,每批购进的漂baifen应进行有效lv含量的测定。存放漂baifen的仓库应与漂baifen溶液投加间隔开,并保持阴凉,干燥和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漂baifen溶解池和溶液池一般2个,便于轮流使用。池底坡度不小于2%并坡向排渣孔。因lv有腐蚀性,应有防腐蚀措施.加漂baifen间与级泵房应隔开,并采用自然通风,室内地坪坡度不小于5%。

baifen投加方法:将每包50kg的漂baifen先加400—500kg水搅拌成10-15%的溶液,再加水调成1-2%浓度、澄清后、由计量设备投到滤后水中,可采用重力将漂baifen溶液投加到水泵吸水管中,也可用水射器向压力管中投加。

2.企业、农村水厂

21企业水厂的消毒 企业由于供水量较小,管网相对集中,目前采用的饮水消毒方法较多。有lv化消毒、漂baifen消毒、也有采用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二氧化lv消毒,还有部分采用次lv酸钠消毒。

lv酸钠是由次lv酸钠发生器将食盐电解后产生的,其有效lv含量在1-5%。次lv酸钠容易受阳光、温度的作用而分解,因此次lv酸钠宜就地制备和投加。工业制备的次lv酸钠有效lv含量在10-12%,但由于其不稳定性,在购进时应测试其有效lv含量。存放时间应在1月以内。投加方法要用重力投加,通过水封箱加注到水泵吸水管中,也可用水射器向压力管中投加。加药浓度以有效lv含量在l-6mg/L时每吨水约加10-60MLlv酸钠溶液。

22农村水厂 农村水厂以深井加水塔的供水方式为多,也有使用地面水而进行*处理后的供水方式。农村水厂的饮水消毒根据其经济条件不同而选择的方法不同,大部分采用的是漂baifen消毒,也有使用次lv酸钠消毒,少数水厂采用液lv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lv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

3.农村分散式给水 我国农村目前分散式给水面还有相当的比例,为保证饮用水质的卫生安全,井水必须经常消毒,尤其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更不可忽视。井水消毒可采用普通消毒法和持续消毒法。

普通消毒法即每天向井内投加漂baifen(或漂baifen)溶液。消毒前,应先测量井中的水深和直径,算出井水水量。有条件时可取井水水样进行需lv量测定。根据井水水量和加lv(或需lv)计算出每次消毒所需的漂baifen(其有效lv含量也应事先测定)重量。将漂baifen加水调成糊状,再加水搅拌,把澄清液倒入井内,用洁净水桶或竹杆在井内搅和,半小时后,从井中取水样测定余lv含量,使保持在03—05mg/L为宜。如余lv不足或过多,说明所加药量太少或过多,应作为下一次消毒时参考。井水消毒一般每天2次,一次在早晨群众用水前,一次在午后。

计算水量及加药量公式

圆井水量(m3)=水井直径(m)2×水深(m)×08

方井水量(m3)=边长(m)×边宽(m)×水深(m)

应加漂baifen(g)=井水量(m)3X井水加lv/baifen有效lv含量

不同水源水消毒的加lv量

水源种类

加lv量

(毫克/)

1立方米水中加漂baifen量

()

深井水

1.5-1.0

2-4

浅井水

1.0-2.0

4-8

上坑水

3.0-4.0

12-16

泉水

1.0-2.0

4-8

湖河水(清洁透明)

1.5-2.0

6-8

(水质混浊)

2.0-3.0

8-12

塘水 (环境较好)

2.0-3.0

8-12

(环境不好)

3.0-4.5

12-18

持续加lv消毒法:由于普通消毒法余lv不能保持很长时间,需每日消毒2次,工作量较大,有时使消毒制度难以坚持巩固。因此各地群众创造了持续消毒法,可延长消毒时间,减少工作量,且使用也方便。具体方法是选用竹筒、塑料袋、陶瓷罐或小口瓶等容器。现在也有一种塑料瓶式的持续加lv容器,其瓶盖为密封球型。可浮于水面,瓶体上部有可调节小孔,消毒剂装入后可根据消毒用量调节孔的开闭,使用也很方便。使装漂baifen容器浸于水面下40cm左右,借取井水时振荡,使容器中的lv液不断渗出与水接触,使井水中经常保持过量的有效lv进行消毒,达到连续消毒的效果。一般一周左右取出容器检查和调换药物,并经常测定水中的余lv。在出现特殊情况时,可采用过量lv化消毒法。此法是按常量 lv量的10(10—20mg/L)进行井水消毒。特殊情况指:当地发生肠道传染病并怀疑与水有关;井水大肠菌群及化学性状发生显著变化;新井开始使用前;旧井修理后;井被洪水淹没、或落入异物有污染可能时。具体方法:先将井水淘干,清除井壁和井底的污物,用3-5%的漂baifen澄清液清洗,按加lv1020mg/L 放入漂baifen液,过10-12h后将水打光,待井内重新有水后,再消毒使用,必要时井水经细菌学检查合格后方可饮。用过量lv化消毒的水具有强烈lv臭,可用*脱lv。*的用量一般为漂baifen用量的一半或等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