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水箱自洁消毒器、水箱消毒器、水箱自洁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些有害副产物,直接影响水的化学安全性。有机副产物以醛类为代表(甲醛zui常见),癌症研究机构(IRAC)将其列为可能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WHO )和日本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分别规定甲醛上限浓度为900 μg/L和80 μg/L。无机副产物以溴酸盐为代表,IRAC也列其为可能致癌物,1993年WHO规定溴酸盐的zui大污染物浓度为25 μg /L,美国*将其zui大污染物浓度限制为10 μg/L。采用臭氧水箱自洁消毒器、水箱消毒器、水箱自洁器工艺的水厂出水中溴酸盐浓度普遍较高,法国被调查的4个自来水公司的水厂中,20%的水厂出水溴酸盐浓度达到或超过10 μg/L;美国被调查的11个水厂的溴酸盐浓度在5~60 μg/L之间。国外的研究表明,在臭氧投加量1.5 mgO3/L、进水TOC为3.0 mg/L左右的条件下,甲醛和乙醛平均生成量分别为40 μg/L和15 μg/L左右。
大量研究表明,臭氧化会改善水的可生化性,增加水中有机营养基质的含量,具体表现为水的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和可生物降解的溶解性有机碳(BDOC)浓度升高,影响程度也与原水水质、臭氧化条件有关。虽然残余消毒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管网中的细菌生长,但在有机营养基质浓度较高时,细菌仍会再度繁殖,并附着生长在管壁上形成生物膜,增加水中细菌总数,况且有些细菌危害性更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来水的微生物安全性。
目前常规处理工艺去除有害臭氧化副产物的研究很少,更无现成经验可借鉴,这又提出了新的臭氧水箱自洁消毒器、水箱消毒器、水箱自洁器应用问题。
臭氧水箱自洁消毒器、水箱消毒器、水箱自洁器技术可用于脱色除臭、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去除藻类和藻毒素、助凝和助滤、初步去除或转化污染物等,但臭氧化学不稳定性使其对水质的改善程度取决于原水水质和臭氧化条件,同时臭氧水箱自洁消毒器、水箱消毒器、水箱自洁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醛类、溴酸盐等有害副产物,并使出水AOC含量升高,需相应的后续处理环节加以配合。今后宜结合具体水质问题和经济条件统筹决定是否采用预技术,臭氧投加量可根据具体水质净化目标在0.5 mgO3/mgTOC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臭氧与过氧化氢联用等氧化技术以及臭氧化与后续处理环节的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