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宏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机理及防爆技术

时间:2016-5-19 阅读:3019
分享:

一、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及机理

 粉尘爆炸需要三个条件:

1、空气中粉尘达到一定的浓度,即处于爆炸上下限内,一般爆炸下限zui为人们关注;

2、有足够能量的的点火源;

3、足够的空气或氧气混合接触。

二、粉尘爆炸过程

粉尘爆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爆炸机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粉尘爆炸经过以下发展过程:首先是粉尘粒子从点燃源获得能量后(热传导、热辐射)表面受热,另外粉尘粒子获得能量后内外相继受热而产生熔融和气化迸发出炽热微小质子颗粒或火花,会形成粉尘的点火源。由于粉尘表面积大,与空气能够充分接触,加之粉尘层的存在,故粉尘粒子表面温度急剧上升,使粉尘粒子加速分解或气化。当与空气混合接触时即可形成气相点火,这样粉尘中既有气相也有固相,两相同时存在燃烧更加剧烈。而且,静电的积聚摩擦也形成点火源。

当粉尘浓度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下*遇到点火源即可燃烧,在初始燃烧时,由于空气与粉尘混合较充分,粉尘即可爆炸,并以压力波的方式释放能量,所以常常把机械装置中的粉尘吹出来,把地面上的粉尘吹起,形成了飞扬的粉尘云,这些粉尘云再被初始爆炸的灼热残余物瞬间再次点燃,形成第二次爆炸,同时产生空气湍流。这次爆炸由于把大量的沉积的粉尘再次吹起,其爆炸的威力比初次爆炸大得多,粉尘的爆炸受到点火源的形成,zui小点火能量和粉尘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从爆炸过程看出:粉尘颗粒直径的大小是引爆难易程度的决定者,引燃源是起爆的关键因素,而引燃粉尘云造成十次爆炸是zui大危害。

三、防爆技术

防爆技术可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设计性措施。预防性措施是指粉尘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和粉尘的大量堆积,及削除有效引燃源;设计性措施是指预防爆炸发生的措施难以奏效时将爆炸危害程度降至安全水平的措施,使爆炸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爆炸后设备短时间内可恢复使用的技术,它包括抗爆、抑爆、隔爆、泄爆等。袋式除尘器内作为集尘收集地,使粉尘的浓度时刻低于爆炸下限,经济上不划算,也很难做到,但不让大量粉尘堆积是可以做到的。有效引燃源要区分以下两种引燃源,一种是普通引燃源(例如焊接、磨削、熏烟产生的引燃源)和机器故障引起的引燃源(机械火花、高温表面、无焰燃烧聚热、静电火花)其中各类运动摩擦引燃源是zui学发生的,粉尘的爆炸多半事故是由它引起的。另外以调查和试验,在粉尘云中主要是发生在电晕放电,在工业生产中尚未发生过闪电式放电。此外,工业性生产设备也难以发生这种闪电式放电,除非形成粉尘云的容器容积大于60m3或直径大于3m才有这种可能。

抗爆是结构本身能够承受爆炸压力,结构本身不发生爆裂,抗爆结构有耐爆炸压力太耐爆炸冲击压力2种,耐爆炸压力设计应遵守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规范,而耐爆炸冲击压力可适当放宽,一般耐爆炸冲击压力为1.5倍的耐爆炸压力。

抑爆就是将设备内可燃物质爆炸扑灭在初始阶段,从而避免过高爆炸压力的措施,一个成功的抑爆系统能够在爆炸压力1*104Pa时动作,抑制后设备内zui大压力低于1*105Pa。抑爆分为两种,一种为被动式,如水袋和粉未阻燃装置,这类装置就是爆炸压力上升一定范围内,自动破裂抛洒出水或粉尘阻燃;一种由探测初始爆炸传感器,控制单元及带高压驱动的高速喷洒(HRD)抑爆器组成的智能抑爆装置。

隔爆就是为防止1个容器内发生的爆炸沿连接管道传播后续容器,从而导致系统爆炸,造成更大的损失,然而实际中危害zui大的爆炸就是因为隔爆装置不能工作或没有设计,它一般可在管道上安装火焰探头,触发相应机构,实现爆炸阻断。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产品分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