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代新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8年

13511040443

建筑门窗检测仪
高强螺栓检测仪
平板导热仪
中空玻璃露点仪
建筑幕墙检测仪
TR70B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设备
密封胶相容性试验箱
水紫外辐照试验箱
矿棉岩棉检测仪
漏风量测试仪
AL-08A型智能门窗综合机械性能试验机
标准挤出器
KUD750超声波探伤仪
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机
建筑节能热工检测设备
扭剪型电动扳手
硬度计/便携式布氏硬度计/便携式里氏硬度计/便携式肖氏硬度计/便携式维氏硬度计
粗糙度仪/光洁度仪/光泽度仪
UT200超声波测厚仪
TUD300超声波探伤仪
电子万能试验机
FT220涂层测厚仪
TE红外热像仪
红外测温仪PT120/PT300/PT150/TI120
测振仪VM-63A
环保分析仪器
激光测距仪
现场金相显微镜XH500
GWB-200JA引伸计标定仪
JAC-3电火花检测仪
球磨机
建筑玻璃遮阳系数检测仪
建筑材料燃烧试验设备
建筑用塑料管材检测仪
钢筋混凝土检测仪
水泥检测仪
风量罩
混凝土回弹仪
钢结构检测仪
公路桥梁检测设备
手持式记录仪
应变检测仪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仪
数显语音回弹仪
大气采样器
试验箱
锚杆拉拔仪、拉拔仪
基桩检测系列
防雷检测设备
水泥混凝土恒温恒湿养护室
交通水利隧道检测仪

浅析绿色建筑中的关键问题

时间:2014-12-15阅读:915
分享:

绿色建筑是一个城市、简约、宜居和可持续的重要体现。我国建设部与科技部对“十五”国家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是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模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实现建筑业的跨越发展。

  1.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也就是可持续的生态建筑。它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的使用空间,其建筑与自然共生,是可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建筑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居住空间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低的,所以低能耗是绿色建筑主要的特征。

  低碳模式的绿色建筑是指从建筑材料、设备到建筑施工,再到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采用生态建筑、节能技术、生态材料等,使物耗降低提高能效,实现建筑低碳化从而建造起来的建筑。

  2.我国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乡建设仍是粗放式增长模式,主要表现为只重视数量、轻视质量,土地利用效率很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太少、建筑使用寿命很短;建筑方面用材消耗很大,资源利用总体水平不高,各种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2.1认识不到位

  现在绿色概念已经*,但是仍然有人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认识不足,如有的开发商在楼盘销售时把“绿色建筑”当作广告语,人们错误地把绿色建筑和建筑二者混淆起来;也有人把绿色建筑理解成周边环境绿化率较大的建筑。其实绿色建筑既注重于建筑的周边环境

  又强调建筑物本身。一般来讲,绿色建筑强调的是节约能源、绿化和节水等,所以绿色建筑它包含有很多方面,而不单纯只是绿化。

  2.2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较少

  绿色建筑方面的技术创新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建筑相关技术开发也进程较慢。我国针对绿色建筑的关键技术、产品、软件以及设备的自主研发都比较迟缓。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绿色建筑的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进程。

  2.3技术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2006)正式颁布实施,由于被商家过度炒作而绿色建筑概念让人无法确认。虽然建设部进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但是目前有很多地产商未经过标准认定便称自己的建筑是绿色建筑。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对所有建筑应进行严格绿色评估,对建筑的节能设计、施工、验收、检测和运行标准等进一步完善。

  3.绿色建筑的原则

  一般来讲,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

  3.1适用技术。有人误认为绿色建筑是造价很高的昂贵建筑,实际,上绿色建筑是采用适用技术来降低能源消耗的,如自然通风、墙体保温等,通过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达到节能和生态化的目的。

  3.2全寿命周期评测。从建材的生产到建筑物的建造都会产生相应的废气、废料。绿色建筑是非常注重节能减排和建筑寿命终结后的循环利用等。

  3.3健康环保的室内环境。绿色建筑使建筑能耗减少,而且有一个健康、生态环保的室内环境,使人产生更大的生产潜力和创造力。

  3.4 可再生能源。建筑是能源使用的载体,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人活动产生的热能等都收集起来,使建筑变成一个能源发生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建议

  绿色建筑可有效节约土地和水资源,在降低生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更好地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等,我们要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同时在政策上也应进行调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

  首先制定《节约能源法》等法规以及制定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专项验收制度和准入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严格监管,促使建筑行业成功绿色转型。

  4.2 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中央财政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推广经费投入力度,建立绿色建筑的财政、税收、金融优惠的激励机制,在土地转让、项目审批、绿色信贷等方面进行激励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

  4.3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和发展国情,要进一步研究绿色建筑的概念,制定绿色建筑规划,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对各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软件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开发用于定量评价建筑环境的模拟软件,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和建筑能耗监测平台。

  4.4进行有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建造绿色建筑筑关键技术集成平台围绕绿色建筑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开发综合性保障技术,对供排水系统的分析、对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存在的室内环境问题等,对室内环境设计预测、供排水等实用技术体系进行研发,进行有关关键

  技术的研究,开展绿色建筑平台建设,为绿色建筑实施提供有效手段,提高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水平,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4.5广泛宣传,提高绿色意识

  要让广大群众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达成共识,首先要广泛进行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增强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提高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其次要设立绿色建筑策略展示厅。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