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上海谷研试剂有限公司资料大小
35.6KB资料图片
下载次数
38次资料类型
JPG 图片浏览次数
300次研究证实存在其他直立行走物种与“露西”分享非洲大裂谷
“露西”并不孤独。新发现的来自一种古老灵长类动物的极为罕见的足骨化石表明,在“露西”所属的南方古猿阿法种生活的年代,曾有不止一种人类祖先在非洲大陆上直立行走。相关研究成果3月28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根据该研究,这个340万年前的右脚局部化石所蕴涵的原始特征,同时说明早期人类祖先至少在100万年的时间里采用了不止一种的直立行走方式。
自从“露西”于1974年由时任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唐纳德·*等人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以来,她一直被认为是直系人类祖先的*候选者。与其他早期类人猿不同,“露西”能够*直立行走,尽管她的大脑和身体并不比一只黑猩猩大。这表明,两足行走是人类及其祖先(被称为人族)——而非现存类人猿及其祖先——的一个关键特征。
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搞清是否还有其他直立行走物种曾与“露西”分享非洲大裂谷,特别是他们发现在南方古猿阿法种消失后曾有几种人族同时存在。古人类学家曾发现了数以百计的距今400万到300万年之间的南方古猿阿法种的骨骼与牙齿化石。但是在这一时期,只有一种可能的人族——肯尼亚平脸人——出现,并且它的头骨破损得太严重,以至于研究人员无法就其是否代表着“露西”或另一个新种而达成共识。
与此同时,那些研究行走进化的科学家对古人类的脚也进行了分析。大多数人都认为,“露西”的脚及其行走方式已经相当现代,因此并未参与此项研究的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古人类学家Brian Richmond表示,新的来自另一个远古脚掌的8根化石“可谓在人类步态进化上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些化石发现于埃塞俄比亚阿尔法地区中部Bure的一处遭侵蚀的砂岩中,距离“露西”的“家”仅有45公里,它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两种不同的人族曾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在340万年前直立行走。6根外侧趾骨的特征表明,它们是被用于直立行走的,从而使得脚骨与趾骨之间的关节(跖趾关节)变得足够柔韧,以便用脚趾将脚掌推离地面。
但是这只脚同时还具有一些原始的特征。该研究的*作者、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古人类学家Yohannes Haile-Selassie表示,它缺乏足弓,并且像现代类人猿一样生有一根可抓握的大脚趾。与“露西”的脚相比,这些特征使得新化石更类似于古老的类人猿,以及一种更早的直立行走者——440万年前生活在埃塞俄比亚的地猿始祖种(又称“阿尔迪”)。
参与该项研究的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凯斯西储大学的Bruce Latimer表示,当Haile-Selassie*次向他展示这些趾骨时,“我说,‘这又是一个阿尔迪’。”然而当Haile-Selassie告诉Latimer新的趾骨比阿尔迪晚了100万年时,他说:“不,这不可能。”
Haile-Selassie拒绝为这些化石命名,因为没有找到牙齿或头骨化石以帮助确定脚骨化石的种类。不过目前可以确认的是,该物种不属于“露西”所属的南方古猿阿法种。
解剖学研究同时表明,尽管这种人族能够直立行走,但由于大脚趾的关系,它的移动是非常笨拙的。Latimer表示,它或许不能直立行走或冒险离开树木太远。因此并未参与此项研究的波士顿大学的古人类学家Jeremy DeSilva认为:“这只脚提供了zui棒的证据,表明在人类进化的这一时间段内,同时进行着不同的两足行走试验。”
南方古猿阿法种生活在距今370万至290万年前,其zui的代表即是“露西”,生活在距今约320万年前。发现与“露西”同时代的其他人族动物表明,古人类的进化比原先认为的要更为复杂。( )生物谷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