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谷研试剂有限公司>>技术文章>>数字化次声监测或为地震监测提供新手段
数字化次声监测或为地震监测提供新手段
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由该校“长江学者”教授许强所带领的滑坡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次声监测仪,在20日早测试过程中意外捕捉到了芦山地震所产生的次声波信号。经分析,发现本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到达该校的时间为08:02:52,较地震部门报道的主震起始时间延迟约6秒。
该仪器主要功能是探测岩石破裂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次声波信号,并用于滑坡、崩塌的现场观测与早期预警研究。根据对芦山地震主震及多次余震的次声波监测数据逐个识别与分析,通过次声波zui大振幅与地震震级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震震级与zui大振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据此可直接通过次声波监测结果来估算地震震级
许强表示,该团队将进一步利用芦山地震以后的余震监测数据,对地震震级和zui大振幅关系式进行修正和完善,同时将次声波观测数据与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分析,试图从次声波中找到崩塌、滑坡、地震的早期识别标志。
地震发生时,除会产生沿固体介质(地壳)传播的地震波外,也会产生由空气传播的声波。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因次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且大气对其吸收很少,它可传播很远的距离。这一特点可用于远距离观测崩塌、滑坡、地震等岩石破裂现象,并实施早期预警。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