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谷研试剂有限公司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分析出地球磁尾电流片磁场结构特性

时间:2013-8-8阅读:512
分享: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分析出地球磁尾电流片磁场结构特性https://www.hbzhan.com/st42492

地球磁尾电流片是地球磁尾磁场反向过渡的结构区域,通常被认为是地球磁层磁能释放、地磁亚暴活动触发的关键区域。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电离层物理学科组博士后戎昭金与合作导师万卫星研究员等利用Cluster多点卫星星簇探测及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对距地心15-19个地球半径(RE)范围内的磁尾电流片中心处的磁场结构分布特性(包括电流片中心处的磁场,磁场几何结构,电流片空间位形,电流密度等物理量)作了较为系统的统计分析。他们发现,在磁尾电流片中心处,平均而言,在磁地方时~21:00–~01:00范围内,磁场南北分量(Bz,3-5nT) 及磁场强度(Bmin,5-7nT) 普遍较弱,磁场南向信号出现概率较高,磁场曲率半径 (Rc,min,0.6-1RE)和中性片半厚度 (h,0.2-0.4RE)较小。这表明,磁尾电流片的磁场结构存在明显的晨昏不对称性,也即在磁地方时~21:00 –~01:00范围内,电流片相对较薄,在该区域磁尾磁场能量容易被触发释放。相应的若将该区域映射到极区电离层,那么对应亚暴极光活动在磁地方时~21:00 –~01:00范围内的发生概率也会相对较高。这与之前其他学者对亚暴极光成像统计分布的观测是相一致的。

此外,他们还统计证实了磁场曲率半径Rc,min,中性片半厚度h及磁力线滑移角δ之间存在几何关系h= Rc,min cosδ。从观测上发现越尾电流密度方向(大小约4~8nA/m2)基本沿磁尾电流片切向方向由晨侧“西向”流向昏侧方向。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