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同位素丰度与原子量委员会(IUPAC CIAAW)会议上,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分析所王军创新团队建立的硒同位素丰度校正质谱法测量工作被评为*测量,采用该方法测量的硒原子量(78.971(8))被采纳为新的硒原子量标准值。
此次新的硒原子量测量采用了近年*的同位素测量方法——校正质谱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比原有标准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硒原子量测量是通过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现代计量基准研究》课题“同位素丰度基准的研究”完成的。经过4年的努力,课题组在建立硒同位素测量能力和计量基、标准方面取得了如下成果:建立了硒同位素校正质谱测量方法;测量了来自美国、中国、比利时等地的7种高纯硒样品的同位素丰度组成及其原子量,研制了11 种硒同位素比值溶液*标准物质(GBW04447-GBW04457),*了国内外硒同位素计量标准的空白;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了5 项硒同位素校准与测量能力,目前已在*关键比对库BIPM KCDB中公布。
据了解,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开展原子量测量研究工作zui早和测量元素zui多的单位。硒原子量是王军创新团队继1989 年开展原子量测量研究工作后第9 个被采纳的原子量测量结果,其他8 个元素分别为锑、铕、铈、铒、镝、锌、钐和钕。
元素的原子量是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常数,原子量测量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其他一些重要基本常数的数据来源和基础,如阿伏伽德罗常数、法拉第常数等。原子量的测量从一个方面标志着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此次硒原子量测量结果被采纳,再次证明了我国在同位素计量研究方面的实力。硒有6 种同位素,并以多种不同的化学形态和氧化还原转换形式存在于生态环境、人体和动物体内,使硒同位素成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和生物发展进程研究中很好的示踪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硒元素的难电离、形态复杂、测量中干扰因素多等问题,使得硒同位素的准确测量一直难以实现。硒同位素质谱测量方法和相关计量标准的建立,为相关测量量值的溯源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硒同位素技术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