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唐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环首都区域污染治理怨怨相抱何时了?

环首都区域污染治理怨怨相抱何时了?

时间:2013/7/19阅读:371
分享:
  • 提供商

    东莞市唐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50.1KB
  • 资料图片

    查看
  • 下载次数

    84次
  • 资料类型

    JPG 图片
  • 浏览次数

    371次
点击免费下载该资料

  记者调研发现,北京周边部分地区部分官员对企业违规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他们对北京存在着某种怨气有关。据东莞环保相关人士了解少数地方干部甚至认为周边地区为确保北京发展绿色科技产业,自己只能“留着”污染企业,甚至产生了“我就是要直排,不想帮北京治污”的心理。
      河北某县一名*负责人就告诉《经济参考报》表示:“首钢搬到了河北,把污染转到了河北。北京的姿态很高,说自己向河北转移了很多产业和项目。我们承认,自己获得了一些利益,但不能把北京的污染全归咎于河北我们自己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北京周边某市一位县政府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说,北京为避免“垃圾围城”,默许废旧塑料垃圾流入到周边的小县,下面的小村庄发展出酸洗塑料、废旧塑料炼油、废旧塑料燃烧发电等产业。该县*负责人更是直言:“北京应该给我们发个‘特别贡献奖’,垃圾不在北京烧,只能在我们这儿烧。zui近污染扩散到北京,北京还怪我们。”环保部一位专家表示,制造业(如新能源汽车等)都跑到北京、天津,河北只能引进重污染企业落地,产业升级急需加速前行。
      问题是,产业升级和治理污染都需要资金投入。钱从哪儿来?相对于财力雄厚的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京津周边的一些小县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上述某县常务副县长举例称,县里的领导zui头痛的就是环保投入得不到保障,一方面治污的现实要求高,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比如*财政只给县级环保治理专项资金30%的投入,70%的配套资金还得地方去筹集。2012年,该县财政收入仅11亿多元,财政支出连上转移支付却高达13亿多元,其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农村环境整治等环保投入为1亿多元。
    “环保是一个花钱的产业,连‘肚皮’都没照顾好,哪还有多余的钱搞环保?!”该常务副县长反问道:“我们前几年从北京承接了污染产业,到了这一任县政府,环境治理的成本谁来分担?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责任谁来负责?”不少干部都认为,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如果不发展经济,既无法提高财政收入、向上级政府“交代”,也难以解决群众就业、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北京市*的专家也承认,河北重工业占G D P的比重比北京高很多。如果产业结构突然进行调整,将影响河北省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社会就业等。“如果这些问题没办法通盘考虑好、解决好。奥运会期间京津冀联防联控的经验注定是短暂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认为,如果不把PM 2.5的降低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环首都区域的“联防联控”就只能纸上谈兵。
搜索关键词:东莞废气治理 东莞废水治理 东莞噪音治理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