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唐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环保工作?

时间:2013-11-13阅读:402
分享:

      雾霾多发的深层原因是环保问题。环保工作既是还历史欠账,也是一场持久大战。众观国内外环保工作的成功案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解决环保问题,不能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终究是依靠刚性制度,依靠法治思维。环境保护,涉面甚广,千头万绪,不可能一招见效,更不可能以逸待劳。因此,更加注重环保工作的立法、执法和守法,用法治思维力行环保,时不我待。
1、完善环保立法,注重规则支撑。虽然我国已有《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一大批法律法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加之,现有环保法律存在两个方面的弊端:一是对于环保违法处罚过轻,达不到惩诫违法的效果;二是处理环保问题的思路不科学、不严谨,“重处罚、轻治理”和“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预防”是两大突出表现。简而言之,当下部分环保法律法规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加紧新形势下环保法律法规的修订和立法工作迫在眉睫。
 2、严格规范执法,注重实际效果。“徒法不足以自行”。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政府是*责任人。环保法律执行中打折扣、遭变通的根本原因在于个别地方政府狭隘的发展思路、畸形的发展模式以及政绩考核“唯GDP论”在作祟。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环境保护让位于单纯的经济发展,自觉不自觉的把经济发展和环保工作相对立。更有地方政府官员*以GDP论英雄,以至于出现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怪象。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尝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苦果,我们决不能重蹈覆辙。只有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科学制定干部政绩考核标准,环保执法部门才可以直起腰杆,秉承对法律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挥起法律的大棒,为科学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倡导环保意识,注入动力源泉。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环保事件曝光,已经把我们每个人推向了环保的*线。环境保护,“功在当今,利在后世”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30年前我们求温饱,现在要环保;30年前我们讲生活,现在谈生态。环境保护,每个人都应该是局中人、明白人。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才是环保工作能够强力推进的动力所在。
搜索关键词:东莞废气治理 东莞废水治理 东莞噪音治理 东莞粉尘治理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