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莞市唐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文章>>雾霾走了还会来,可能还会更猛
事实上,雾霾已经算不上突发事件,甚至也算不上新闻。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雾霾就会上演一次,频率上升,范围扩大。面对雾霾,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了不少,但依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应急响应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污染,但其作用是被动的、暂时的,有时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浓雾之下,是时候反思了,这次雾霾走了还会来,可能还会更猛。
雾霾几乎已经常态化,每次关于雾霾成因的新闻报道中,都少不了“排放强度大”、“气象条件不利”这两条。气象因素很难左右,能够做文章的就是降低排放强度。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降低排放强度,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真正起作用的,还在根上,在于结构的优化、规划的调整、发展的转型,在于保护与发展天平的再平衡、再调整。
由于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可以说,雾霾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抹不去的新注脚。浓雾之下,是时候反思了,大家都在诘问发展的意义,质问现有发展方式,有的还很尖锐、激烈。公众对环境质量关注度的迅速提升,一方面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为其调整和转型提供了舆论支撑。在当下这个发展阶段,如果因为治理雾霾,经济增速适当放缓一点,城市规模适当缩小一点,公众的容忍度和接受度远比以前大了很多。
经济增速适当放缓,但质量会更高,效益会更好,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城市规模适当减小一点,布局会更合理,城市病也会减少,住起来更加宜居。问题在于,各地能否接受这样的变化?地方主政者是否认可这样的变化?频繁出现的大范围、高浓度的雾霾天气正面警告我们:对于这些变化,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到了必须接受的时候了。这次雾霾走了还会再来,而且可能比这一次更猛烈。
更多环保消息:东莞废气治理 东莞废水治理 东莞噪音治理 东莞粉尘治理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