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莞市唐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环评应是利益衡评的重要工具
我国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已经取得了进步,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企业对排污状况、污染治理技术等信息还是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公众担心的也是企业、地方政府害怕公开的,要使环评过程变成是利益博弈过程,让评价在科学基础上进行。
公众担心和需要得到的信息,也正是一些企业、地方政府害怕公开的。在《环境保护法》修改调研时,大家一致认为环保法律制度执行不力与地方政府的阻扰有很大的关系。地方政府都渴望上项目,而高风险、高能耗的项目通常也会有*回报。如果地方政府的价值取向偏向于经济收益,公众人身健康、环境安全等都被放到了次要地位。这时,那些对环境和公众健康有害、可能存在争议的新建项目的信息资料肯定不会被公开。据东莞环评专业了解官员对不公开这些信息的一个可笑的解释就是因为‘这些信息因涉及社会公共利益而属于国家秘密’。公众参与环评的意义在于,使环评过程变成利益博弈的过程,使各方形成均衡态势,让评价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有重大环境影响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反对意见是正常的,关键是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存在风险是否在可控、可接受的范围内,目前是否有足够的措施消除隐患。
根据规定,在环评的*次公示期间,还将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拟建项目进行公众意见征求。对于发问卷的方式,这是zui容易被人为操作的调查方式,因为问卷调查的题目可以被设计得模棱两可,而让人们选择的答案却是肯定的。问卷调查中参与调查公众的代表性、覆盖范围都非常有限。公众参与调查的前提应该是把所有信息都告诉公众,公众才能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有关建设项目情况、环境影响等资料都应该公开。但是,环评机构是否拥有这些信息、是否敢公开这些信息?又该用怎样的方式公开?在环评报告审批期间,公众可以就相关信息提出申请要求,但可得到的资料也很少。
在上,从项目开始阶段,公众就有参与机会。项目方会积极主动地与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尽可能地让所有人获取信息。如果公众认为没有得到需要的信息,可以到*申请公开。还要至少举行一次听证会,给各方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信息公开的过程,公众可以对项目有更充分的了解。这些是我们不具备的,现有方式也难以有效收集意见。结果只能是项目经常在项目开工、建成甚至污染发生后,公众才发现问题,反对的意见才被重视。
搜索关键词:东莞废气治理 东莞废水治理 东莞噪音治理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