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麦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发现我国目前zui早竹子化石

时间:2013-8-13阅读:150
分享:



记者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了解到,该园博士后王力在导师周浙昆研究员的指导下,与合作者在云南镇沅县哀牢山西坡发现了大量保存良好的竹子叶片和竹竿化石。这些化石标本产自距今15.97~11.61百万年前的中中新统地层。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古植物学与孢粉学评论》。
 
据悉,竹亚科为禾本科zui大的亚科之一,目前包括115个属和1439个已描述的种。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竹亚科可划分为三个族:温带木本竹子、热带木本竹子和草本竹子。我国云南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极其多样化的气候类型,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多个植物区系成分的交融之地。云南的竹子属种和生态类型非常丰富,既有温带类群,如无量山箭竹;也有热带类群,如版纳甜龙竹,是世界上除南美洲之外的另一个竹子多样性中心。
 
“根据发现化石的假叶柄形态、叶片宽度、侧脉条数、竿环和箨环的形态等宏观和微观特征,我们描述了化石竹亚科两个属(包括一个新属)和四个新种:窄叶竹、宽叶竹、粗竿竹和细竿竹,其中宽叶竹中还保存了营养叶和茎生叶。”王力说,该发现提供了我国zui早的竹子化石证据,说明竹亚科在我国已经演化了较长的地质时期,在云南的分化时间不晚于中新世中期。
 
业内专家表示,由于云南是世界竹子的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这些化石的发现为竹子的生物地理学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同时,此次镇沅县保存的大量竹亚科化石表明,一个多样化的竹林或林下竹子层片在云南的中中新世时已经形成。在该植物群中,与竹子伴生的植物还包括樟科、水杉属和八角枫属等常绿或落叶乔木。科研人员推测这种含有竹子的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可能为大熊猫祖先在云南的生存演化提供了适宜环境。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