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

  • 行业产品

上海苏豪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上海苏豪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技术文章>浅谈我国露天煤矿污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经营模式:经销商

商铺产品:0条

所在地区:上海

联系人:黄 (经理)

技术文章

浅谈我国露天煤矿污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

阅读:2319发布时间:2008-4-15

露天煤矿作为煤炭开采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开采规模大、产量高,一直在煤炭行业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2年,随着我国*座自行设计、建设的大型露天煤矿─霍林河一号露天煤矿的建成投产,标志我国在大型露天煤矿的建设水平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随后我国相继开发建设了伊敏河、元宝山、准格尔、平朔大型露天矿区。露天矿区的建设规模巨大,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在露天矿区的总体规划中,往往会形成以煤炭为依托、以电力、钢铁为的重工业格局。在露天矿区的规划建设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水源成为制约矿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大型露天矿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山西和内蒙地区,而这些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水资源匮乏,干旱少雨、风沙大。因此,充分的、zui大限度的使用和利用水资源对露天矿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污、废水资源化是实现露天矿区zui大限度使用和利用水资源zui有效的途径,而污、废水处理技术是实现资源化的保证,露天矿区工业用水对水质的不同要求为实现 ="g(污水);">污水 资源化提供了可能和发展空间。本文根据我国现已投产运行的霍林河、伊敏河、元宝山、准格尔、平朔等大型露天矿区污、废水处理工艺及 ="g(污水);">污水 资源化的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展望我国露天矿区 ="g(污水);">污水 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阐述我国露天矿区实现污、废水资源化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并提出充分实现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1 露天矿区给排水工程及资源化现状
  1.1 露天矿区特点及用水量组成
   露天矿区一般由露天矿、选煤厂、油库、火药厂、机修厂、居住区等单项工程组成。从矿区工业企业的布局看,露天矿及选煤厂工业场地通过皮带运输机相连;矿区居住区一般距工业场地较远。整个矿区工业建筑分散,工业场地战线很长,没有明确的露天工业场地界限。从供水分布看,用水大户为露天矿、选煤厂和居住区,其中露天矿主要用水量为矿山公路防尘洒水;选煤厂用水主要为洗煤生产用水;居住区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见用水量组成表(表1)。
  表1 露天矿区用水量组成表
  
序  号
  
矿区名称及规模
  
道路洒水及绿化(m3/d)
  
洗煤生产用水  (m3/d)
  
一般生产生活用水(m3/d)
  
工业场地用水合计(m3/d)
  
居住区及市政用水(m3/d)
  
备注
  
1
  
霍林河矿区(10Mt/a)
  
3120
  
2789.7
  
1957.5
  
7867.6
  
4400
  
1981-1992
  
2
  
准格尔矿区(12Mt/a)
  
5842
  
5400
  
2551
  
13793
  
9000
  
1990-1997
  
3
  
元宝山矿区(5Mt/a)
  
1033
  
3210
  
4042.2
  
8285.2
  
-
  
1988-1993
  
4
  
伊敏河矿区(10Mt/a)
  
4820
  
3000
  
1574.77
  
11819.8
  
2424.98
  
1991-1995
  
5
  
平朔安太堡(15Mt/a)
  
4800
  
5000
  
2100
  
11900
  
-
  
1985-1987
  
6
  
平朔安家岭(15Mt/a)
  
4260
  
5000
  
2012
  
11272
  
-
  
1997-2001
  注:上述矿区水源除准格尔矿区水源取自黄河水、元宝山矿区水源取自露天疏干水之外,其余水源由地下水源保证。
  1.2 露天矿区污、废水量组成
   露天矿区污、废水一般由工业场地及生活区的生产生活 ="g(污水);">污水 、采掘场疏干排水、采掘场矿坑排水、矿区所属地方井工矿井下排水等组成。见水量组成表(表2)。
  1.3 露天矿区污、废水水质及处理工艺现状
  由于露天矿区的自身特点不尽相同,矿区污、废水处理厂所接纳的水质也不相同。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区污、废水处理所采取的处理工艺不断发展,各种水处理工艺在实践中不断的接受检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收集了霍林河露天矿等六大露天煤矿 ="g(污水);">污水 处理厂的 ="g(污水);">污水 水质指标和处理工艺,见表3。
  1.4 露天矿区污、废水资源化现状
  我国露天矿区根据各自矿区的实际情况及建设时期等特定因素, ="g(污水);">污水 资源化程度各不相同,见表4。
  2 露天矿区 处理工艺选择及资源化发展趋势
  2.1 ="g(污水);">污水 处理工艺选择及发展趋势
  2.1.1 ="g(污水);">污水 处理水量及水质分析
  由于露天矿区工业场地与居住区规划格局的不同,矿区 ="g(污水);">污水 处理厂的规模和 ="g(污水);">污水 水质浓度也不一样,从表2及表3分析,霍林河、准格尔、伊敏河矿区进入 ="g(污水);">污水 处理厂的水质为生活与工业废水混合,其余矿区为仅处理工业废水;从 ="g(污水);">污水 处理厂规模上分析,矿区处理厂规模小,尤其是工业场地 ="g(污水);">污水 处理厂规模很小,与矿区大规模用水量比较反差相当大,平朔矿区(不含生活区)总用水量为27000m3/d,而 ="g(污水);">污水 处理厂规模仅为1300 m3/d,这是由于供水大量消耗于矿山公路洒水及选煤补充水,没有进入排水系统的原因;从 ="g(污水);">污水 处理厂进水水质分析,矿区 ="g(污水);">污水 浓度与城市 ="g(污水);">污水 浓度相比偏低,SS值相对较高,BOD及COD值较低,仅对工业场地而言, ="g(污水);">污水 可生化性较差。
  2.1.2 ="g(污水);">污水 处理工艺分析
  从表3 ="g(污水);">污水 处理现状分析,矿区 ="g(污水);">污水 处理与城市 ="g(污水);">污水 处理工艺同步发展,在统计调查的五大露天矿区中, ="g(污水);">污水 处理工艺分别采用了一级处理+ ="g(污水);">污水 库、普通活性污泥法+深度处理、生物膜法、SBR+深度处理等处理工艺,从实际的运行效果分析,一级处理+ ="g(污水);">污水 库处理工艺、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处理效果较好,生物膜法工艺由于不适应矿区含油的水质特点,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2.1.3 ="g(污水);">污水 处理工艺选择及发展趋势
  矿区 ="g(污水);">污水 水质浓度偏低,SS偏高、BOD值较低(安家岭露天矿例外),与城市 ="g(污水);">污水 相比可生化性差。由于矿区 ="g(污水);">污水 水质的行业特点, ="g(污水);">污水 处理工艺选择必须切合矿区水质的实际特点。通过对水质及 ="g(污水);">污水 处理的实际运行效果分析,笔者认为一级处理+ ="g(污水);">污水 库工艺、二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为露天矿区 ="g(污水);">污水 处理的工艺。
   ="g(污水);">污水 库工艺为工业场地 ="g(污水);">污水 处理厂的工艺,其*性为a:充分适合矿区 ="g(污水);">污水 水质特点,工艺流程合理b:适应矿区 ="g(污水);">污水 资源化复用。其缺点为a: ="g(污水);">污水 库水质不易保证b:受到地形限制,理想的是利用自然地形修建 ="g(污水);">污水 库,人工开挖 ="g(污水);">污水 库基建投资大。二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为混合 ="g(污水);">污水 处理厂的工艺,其*性为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可达到复
  用于绿化、道路洒水、选煤补充水的要求,适合矿区实现 ="g(污水);">污水 资源化。其缺点为投资高,配套 ="g(污水);">污水 资源化工程造价高。
  表3 露天矿区 处理现状表
  
序  号
  
矿区名称及规模
  
="g(污水);">污水 指标(mg/l)
  
出水指标(mg/l)
  
处理工艺
  
备注
  
SS
  
BOD5
  
COD
  
石油类
  
SS
  
BOD5
  
COD
  
石油类
  
1
  
霍林河矿区(10Mt/a)
  
109.0
 
  
47.9
 
  
无实测
  
无实测
  
无实测
 
  
一级处理+ ="g(污水);">污水
  
="g(污水);">污水 库水体自净效果好,用于浑迪音林地灌溉
  
2
  
准格尔矿区(12Mt/a)
  
60.0-  176
  
45.6-  95.3
  
112.2-180.4
 
  
6-8
  
7.74-24.2
  
29.4-67.2
 
  
二级活性污泥法+深度处理
  
除复用于选煤工艺用水外, ="g(污水);">污水 达标排放
  
3
  
元宝山矿区(5Mt/a)
  
112.0
  
86.0
  
180.0
 
  
22.4-5.6
  
10
  
50
 
  
二级接触氧化法
  
仅完成一级处理工艺
  
4
  
伊敏河矿区(10Mt/a露天矿、5Mt/a选煤厂)
  
46.7
  
30.4
  
48.3
  
3.6
  
无实测
  
无实测
  
无实测
 
  
一级处理+ ="g(污水);">污水
  
="g(污水);">污水 库处理效果较好
  
5
  
平朔安太堡(15Mt/a)
  
400.0
  
100.0
 
  
20.0
  
无实测
  
无实测
  
无实测
 
  
一级处理+除油+ ="g(污水);">污水
  
原设计生物膜工艺失败,现为一级处理+二次除油
  
6
  
平朔安家岭(15Mt/a)
  
537.0
  
139.6
 
  
20.0
  
10.0
  
10.0
 
  
1.0
  
除油+SBR处理工艺+人工湖
  
工程未移交
   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实践和发展,笔者认为针对露天矿区的水质特点, ="g(污水);">污水 处理工艺采用混凝强化一级处理,视出水水质分期建设 ="g(污水);">污水 库或二级处理工艺为新建露天矿区值得推荐的处理工艺。该工艺由曝气沉砂池和一沉池组成,强调混凝剂在 ="g(污水);">污水 处理中的作用,向曝气沉砂池中投加无机混凝剂,使 ="g(污水);">污水 中的悬浮和胶体态物质与混凝剂作用发生脱稳、聚集并有效除磷,向一沉池中投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提高混凝去除效率。混凝强化一级处理符合矿区 ="g(污水);">污水 SS偏高、生化性较差的水质特征,将常规净水处理工艺的混凝技术用于 ="g(污水);">污水 处理,理论上非常适合,该工艺虽未在煤炭系统使用,但在处理城市 ="g(污水);">污水 中已取得成功经验,值得引起工程设计实践的重视。
  2.2 露天矿区 资源化发展趋势
  2.2.1 实现矿区 资源化的有利条件
  2.2.1.1 污、废水水量及水质保证
  从表2的统计结果分析,露天矿区的疏干水、所属井工矿井下排水(平朔安家岭)、矿坑排水等生产废水排放量巨大,水质良好,仅元宝山露天矿疏干水*开采年的排放量就为55万m3/d,其水质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充足的污废水量及良好的水质为露天矿区实现污废水资源化提供了物质保证。
  2.2.2.2 矿区用水特点使污废水资源化成为可能
  从表1的统计结果分析,矿区的用水大用户为道路洒水、选煤生产用水,露天矿与坑口电厂联建的矿区电厂循环冷却用水、冲灰水水量需求很大,而洗煤用水、绿化及道路洒水、循环冷却水对水质的要求较低,见表5、表6。矿区生产废水通过简易处理或根据实际水质情况直接复用*可能。矿区用水可实现分质供水的现状使矿区实现污废水资源化成为可能。
  表5 洗 煤 用 水水 质 标 准
  
序 号
  
项 目
  
标 准
  
1
  
悬浮物含量
 
  
清水
  
不超过400mg/l
  
循环水
  
一般不超过50-80g/l
  
2
  
悬浮物颗粒
  
除洒水除尘采用不大于0.3mm外,其余不超过0.7mm
  
3
  
PH值
  
6-9
  
4
  
总硬度
  
不超过100mgN/l(德国度)
   表6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部分项目) GJ25.1-89
  
序  号
  
项 目
  
绿化水质标准
  
洗车、扫除水质标准
  
1
  
悬浮物固体含量
  
不超过10mg/l
  
不超过5mg/l
  
2
  
BOD5
  
不超过10mg/l
  
不超过10mg/l
  
3
  
CODcr
  
不超过50mg/l
  
不超过50mg/l
  
4
  
PH
  
6.5-9.0
  
6.5-9.0
  
5
  
游离余氯
  
管网末端不小于0.2mg/l
  
管网末端不小于0.2mg/l
  
6
  
总大肠菌群
  
不超过3个/l
  
不超过3个/l
  
7
  
氨氮
  
不超过20mg/l
  
不超过10mg/l
  
8
  
总硬度
  
不超过450mg/l(德国度)
  
不超过450mg/l(德国度)
  2.2.2 实现矿区污废水资源化的制约因素
  从表4的统计结果分析,我国露天矿区 ="g(污水);">污水 资源化的利用率较低,原因是受到了技术、基建投资、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制约因素如下:
  2.2.2.1 污废水产生特点的不同
  矿区生活 ="g(污水);">污水 及一般生产、生活废水在矿区建设中一次性形成管道收集系统,但其水量很小,通过处理实现资源化不能根本上解决矿区水资源缺乏的现状。疏干水及矿坑排水从开采工艺上讲是为了满足露天开采的需要,疏干水位于露天坑附近,距离复用水中心距离很远,资源化配套的输送及贮存工程量较大;矿坑排水排放的是露天坑的暴雨排水,瞬时流量大,要求排水周期短,复用资源化的技术难度大。
  2.2.2.2 基建投资的制约
  在解决了资源化水源及用户的前提下,在处理技术的保证下,实现 ="g(污水);">污水 资源化的zui大制约因素是基建投资,由于道路洒水及选煤生产用水的不连续性,实现 ="g(污水);">污水 资源化除必要的处理设施和管道输送系统之外,建设大容积的贮水构筑物是*的,基建投资很大,制约了矿区 ="g(污水);">污水 资源化的发展。
  2.2.2.3 体制的制约
  露天矿区从管理体制及项目建设上,露天、矿井、电厂等从体制上是分别建设管理的,企业与行业的界限制约了资源化的充分实现。元宝山矿区疏干水实现了供水水源的资源化,但大量的疏干水外排而没有用于120万KW发电厂的供水,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就是体制上的制约。
  2.2.3 解决矿区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2.2.3.1 实现露、井结合
  以露天开采为,结合矿井开采,在体制上打破企业之间行政管理的制约。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15Mt/d的生产能力已经形成,矿区结合自身特点将周边地方管理的井工煤矿纳入矿区统一管理,不但解决了产品煤配煤的需要, ="g(污水);">污水 资源化也得以充分实现,克服了 ="g(污水);">污水 深度处理全部复用仅能节约700m3/d地下水源的复用能力不足,通过对井下排水的处理,现复用能力可达5000m3/d,实现了矿区污废水*,现污废水处理工程、选煤生产用水、道路洒水及绿化复用水工程已全部完成,近期即可发挥可观的经济效益。
  2.2.3.2 实现煤电联营
  实现煤电联营,从体制上打破煤、电两个行业的界限,从生产、管理及发展上,增强了矿区的经济实力;从水资源化上根本上解决了体制上的制约。伊敏河矿区实现煤电联营,使疏干水复用于电厂是 ="g(污水);">污水 资源化成功的范例。
  2.2.3.3 充分发挥矿区的主观能动性和政府的协调能力
  在解决 ="g(污水);">污水 资源化的道路上,矿区建设管理者的远见卓识,充分重视 ="g(污水);">污水 资源化给矿区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付诸实施是解决 ="g(污水);">污水 资源化的有效保证。矿区所在地方政府从行政管理协调上重视区域的 ="g(污水);">污水 资源化及环境保护,积极打破区域行业、企业之间的界限是矿区实现 ="g(污水);">污水 资源化的有力保证。
  3 结语
  露天矿区实现污废水资源化,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相对集中的大型露天矿区水资源贫乏的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资源化的实施必然为矿区乃至区域经济及环境状况的改善作出巨大的贡献。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Copyright(C) 2021 https://www.hb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