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 污泥处理设备 水处理过滤器 软化水设备/除盐设备 纯净水设备 消毒设备|加药设备 供水/储水/集水/排水/辅助 水处理膜 过滤器滤芯 水处理滤料 水处理剂 水处理填料 其它水处理设备
西安康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暂无信息 |
阅读:318发布时间:2015-11-25
原标题:西安市“十三五”水务发展思路与重点工作前景展望
西安康诺环保科技公司文摘: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十二五”期间, 西安水务坚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西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八水润西安”规划的逐步实施,形成现代化的城市防洪和供水保障体系,水污染及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模式,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示范点,水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八水润西安”为重点的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也要看到,全市总体上水资源短缺;水管理体制不活;城乡水务发展还不平衡;水利建设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特别是在河道生态治理方面,还存在注重防洪工程治理,生态景观绿化建设有待提升以及流域系统治理程度不高的问题,加之规划用地矛盾突出,相关区县、部门统筹协调有待加强,建设项目融资难易不一,规划项目建设亟需资金保障等等,制约着水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如不*解决,加以扭转,难以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
面对现实困难和问题,我们不应畏惧,丧失信心,而要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目前,尽管水利大发展有诸多困难,但我们也有难得的历史机遇,需要我们很好把握。中共*、*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于国家水安全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印发了《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化大都市建设付诸实施。西安市委、市政府把“八水润西安”列为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我们有一支攻坚克难的水利队伍。这些都为我们加快西安水务事业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以*治水思路为指导,谋划西安“十三五”水务发展工作思路
**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好这一思路,就要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一是要坚持节水优先,转变发展方式的原则;二是要坚持空间均衡,协调发展的原则;三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治理的原则;四是要坚持体制创新,两手发力的原则。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和原则,西安市“十三五”时期的水务工作,要围绕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新任务、新目标,落实zui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水利信息化,加强水资源监测管理、水利科技、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在水源建设上下功夫,形成满足需求、保障有力的供水体系;着力在水生态建设上下功夫,继续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重视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水利风景区建设,实现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文明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着力在水环境治理上下功夫,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实现从粗放用水向循环用水、节约用水转变;着力在水务一体化上下工夫,把源头治理与涉水项目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水利改革,统筹解决水安全问题,重视城乡供水、农田水利、渔业发展等民生水利,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人与水、水与城、水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以水务重点工作为抓手,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水源工程建设,保证城市用水安全。
作为资源性缺水城市,要保障中*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好主水,调蓄调引好客水。根据2010-2014年城市实际供水量增长趋势,预测到2020年城市日均需水量204万吨,zui高日需水量231万吨,zui高日需水量与当前供水能力150万吨相比,缺口达81万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强水源建设,加快构建黑河水库、李家河水库、引汉济渭、泾河引水等地表水供水为主,渭河、灞河、涝河傍河地下水源供水为辅,石砭峪水库应急保障,涝峪、大峪、太平峪、高冠峪等沿山峪口有效补充的城市供水新格局。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调蓄利用好秦岭主水资源。在加大水源保护,运行维护好现有黑河、李家河、石砭峪供水系统的基础上,继续挖掘秦岭北麓各峪口供水潜力,加快大峪引水系统提升改造,实施涝峪、高冠峪、太平峪、西骆峪等峪口向黑河供水系统引水工程,提高现有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和供水保证率。完成浐河二水厂迁建,加快实施零河水库供水工程,适时建设库峪水库工程,持续提升秦岭北麓地表水供水能力。
二是不断加大客水调引量。加快泾河引水工程建设,2017年建成一期工程,实现向渭北地区日供水10万吨,2020年前日供水能力达到20万吨;加快引汉济渭西安输配水工程建设,新建斗门调节水库、荆峪沟调节水库,以及西南郊水厂、子午水厂等10座净水厂和配套供水管网建设,争取2017年实现“引汉济渭”工程调水进西安,2020年向西安调水量达到4.5亿吨。
三是进一步提升地下水源战略应急储备能力。开工建设涝渭三角洲地下水源地工程,争取2016年建成一期工程,日增城市供水能力5万吨,2020年前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实施沿渭地下水源地改迁建工程,新建灞东地下水源地,恢复和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10万吨。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