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友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干细胞研究新成果

时间:2014-4-16阅读:243
分享: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中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诱导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缓解细菌诱导的肝损伤。相关论文发布在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影响因子11.665)上。

来自健康科学研究所的张雁云(Yanyun Zhang)研究员和万兵(Bing Wan)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张雁云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干细胞免疫学、肿瘤免疫学和新型免疫生物学靶向治疗研究。

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是指病前患者无肝病而突然出现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功能显著异常,并在*症状出现后8 周内发生肝性脑病(hepaticenc ephalopathy,HE)的一种综合征。原发病的表现有肝病面容、肝掌及皮肤血管蜘蛛痣等。肝功能衰竭的表现黄疸加深,持续低热,食欲极差、极度乏力、烦躁不安等;出现顽固性的呃逆、恶心、呕吐及明显的腹胀;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虽然目前各种治疗措施较多,使FHF患者的预后很大改善,但其病死率仍在50%以上。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在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其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zui初在骨髓中发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一些非随机性临床试验证实了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移植治疗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的效力,因此被视座是暴发性肝衰竭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治疗方法。

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了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致敏、脂多糖(LPS)诱导肝损伤小鼠作为人类暴发性肝衰竭模型。他们证实给予MSCs可显著改善肝衰竭,提高模型小鼠的生存率。同种异体MSCs与自体MSCs对暴发性肝衰竭显示出相似的疗效。MSCs治疗降低了肝脏中CD4+ T细胞的浸润和激活,抑制了Th1细胞,诱导了调节性T (Tregs)细胞。

此外,研究人员检测证实MSC治疗小鼠肝脏中的痤疮丙酸杆菌DNA拷贝减少。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MSCs诱导了特殊的肝CD11c+ MHCIIhi CD80lo CD86lo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群(DCs)。并且,这些树突状细胞通过生成TGF-β诱导了Treg细胞分化。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证实,在CD11c+ B220-树突状细胞前体向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分化过程中,MSC源性的前列腺素E2和受体EP4以一种PI3K依赖性方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次证实了,MSCs具有诱导CD11c+ B220- 树突状细胞前体向调节性DCs分化的重要调节作用。新研究揭示了MSCs的一个新免疫调控机制,并为将MSCs应用于暴发性肝衰竭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