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远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黄忠小组建立手足口病病毒感染小鼠模型
本报讯(记者黄辛)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黄忠课题组在的一项研究中,成功建立了可用于评价抗手足口病毒疫苗(vaccine)和药物有效性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相关研究论文已在线发表于《抗病毒研究》。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隐患。CA16是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感染CA16的儿童可能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并发症,甚至死亡。建立可用于评价CA16疫苗(vaccine)和药物有效性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对于开发CA16的预防性疫苗(vaccine)和抗病毒药物(antiviral drug)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员黄忠的指导下,博士后刘庆伟和博士生石金平等,尝试利用新生小鼠建立CA16感染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研究人员将CA16病毒接种到新生小鼠腹腔内,7天后小鼠出现瘫痪等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并发症并死亡,这表明感染小鼠脑部神经元已受损。各组织的病毒载量分析显示,感染早期(3~6天)CA16病毒在肌肉组织中大量复制,感染9天时病毒主要聚集在脑组织中,这提示CA16病毒具有神经嗜性。研究还发现CA16感染病症与小鼠日龄相关:日龄增加,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减轻,不同CA16毒株对小鼠的致病力也有差异。同时,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评价抗CA16单克隆抗体的体内治疗效果,发现在致死剂量病毒感染小鼠1天后注射抗CA16单克隆抗体,具有*的治疗效果。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