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

  • 行业产品

上海康卓自动化系统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


当前位置:上海康卓自动化系统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技术文章>放射性污染、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技术文章

放射性污染、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阅读:1733发布时间:2014-5-29

    随着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如果缺乏防护知识或忽视防护,因而使人体受到过量照射,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凡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必须重视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是研究放射性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确定卫生防护原则和措施,以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的一门科学,对促进核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节 作用于人体的放射性电离辐射源

一、        电离辐射源的分类

1.    天然电离辐射源(Natural Radiation Source)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随时随地不可避免地接受着各种电离辐射的照射,称为天然背景辐射(NaturalBackground Radiation),简称为天然背景。天然辐射主要包括三部分:

1)       宇宙射线:是从外层空间进入大气层的高能粒子流,包括质子、中子、介子、电子和光子等。宇宙射线对人群的照射剂量率与海拔高度有关。

2)       宇生放射性同位素:是宇宙射线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有3H、7Be、14C和22Na等。

3)       原生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包括存在于地球上岩石、土壤、大气和水中的铀、钍和锕三个放射系所属的核素(含氡、钍射气等)及40K和87Rb。

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88年报告,天然电离辐射对世界所有人口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平均约为2.4mSv,外照射为0.8mSv,内照射为1.6mSv,其中氡的内照射剂量为1.1mSv。有些地区由于地表层含有较高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天然背景水平可比正常地区高出许多,该地区称高背景地区。在某些高背景地区生活的人群,每年总吸收剂量可比一般地区高3~6倍,甚至更高。世代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群,已经能够适应这种自然环境,未见特殊的有害影响。

2.    人工电离辐射源(Artificial Radiation Source)

人类除受到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外,随着该技术的发展,还经常受到人工辐射源的照射。根据人工辐射源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污染环境的人工辐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人工辐射源两类:

污染环境的人工辐射源,主要包括:

1)       hewuqi试验产生的放射性落尘,可造成性或局部地区的放射性污染。

2)       核动力或生产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业、部门排放的放射性“三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其污染程度与排放的数量、组成、排放方式和净化处理程度等有关。国外核工业在正常运作时,对环境的污染一般不超过ICRP推荐的标准。当出现事故时可能溢出大量放射性同位素,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不污染环境的人工辐射源,主要包括:

1)       医学、工农业及科研部门使用的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装置,如X光机、计算机断层摄影机(CT)、加速器等。

2)       封闭型辐射源,指放射性同位素被包被在金属或其它物质的外壳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向环境扩散的电离辐射源,如60Co源、60Co*、中子发生器、γ探伤机、β测厚仪等。

3)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视机、夜光表等。

二、        辐射照射的类型

人们在利用人工电离辐射源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以下类型的照射:

1)       职业照射:指以放射性工作为职业的人员所受到的照射,不包括天然背景= 和医疗照射。在电离辐射源和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的早期,由于缺乏防护知识,职业人员曾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危害。近年来由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受照水平已大大降低,*有可能控制在剂量限值以下。

2)       医疗照射:指病人接受治疗或诊断时所受的照射,其中zui大的份额来自X光诊断,按*人口计算,X光诊断给出的人均年剂量当量约为0.4mSv。

3)       人工环境照射:来自污染环境的人工辐射源照射,其中主要是hewuqi试验落下灰污染环境和人体造成的照射,由于大规模hewuqi试验停止,这种影响逐渐减少。

4)       事故和灾害性照射:指在发生放射性意外事故和核战争时人员所受到的照射。

三、        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1.       体外照射

体外照射是指电离辐射源处于体外,其射线作用于人体。如天然辐射源中的宇宙射线、处于地壳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γ光子、人工电离辐射源中各种辐射装置、放射性同位素的封闭源、放射性同位素沾染和体内存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病人等对人体的照射。

外照射除医疗照射和事故灾害性照射可能剂量较大外,多数为长期、低剂量率慢性照射,其特点是作用时间长、效应出现晚、损伤反应轻,主要引起全身或局部远期效应。

2.       体内照射

体内照射是指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进入人体内,分布在器官或组织中形成的照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首先污染环境界质(空气、水、土壤、衣着和物品等),然后通过呼吸、饮食和接触转入体内。

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正常人体内存在着少量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从事开放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放射性同位素有可能进入体内造成内照射。为了诊断治疗疾病人为地把放射性同位素引入病人体内,是为医疗性内污染。目前,临床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多数为短半衰期和发射γ光子的同位素,产生的剂量一般不会造成辐射损伤,如用量不当或出现差错事故,也可能发生超限量的内污染而引起内照射损伤。

辐射防护措施

了达到防护的目的,按照剂量限制的基本原则,减少各类人员照射剂量,就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保证。

对开放型放射性工作的防护,应按照辐射防护*化原则,从正确选择工作场所地址开始,对各种工作间合理配置、装备必要的室内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具、各室配置相应的防护监测仪器和对放射源的贮存、保管、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等都必须给予重视。放射工作人员应熟悉体内外照射的防护方法,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    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的选址、配置与设施

为便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我国《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中,对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及其工作场所进行分类和分级,其主要依据是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毒性高低和数量多少(参阅标准GB4792-84)。

标准规定一、二类放射工作单位不得设于市区,第三类和属于二类的医疗单位可设于市区,但应严格管理“三废”,保证不污染环境。医院核医学科可设在普通建筑物的一端或一层,与非放射性工作场所分开,有单独出入口。

工作间应按三区制原则配置,分为:

1)       非活性区:即清洁区,如医护办公室、休息室和数据室等;

2)       低活性区:为基本不直接操作放射性同位素区,如放射测量室、诊查室和候诊室等;

3)       高活性区:是直接操作放射性同位素区,如开瓶、分装、注射、放化操作、洗涤、贮源及废物暂存处等。

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应设有卫生通过间。放射性同位素操作间应有通风橱,操作产生气体及气溶胶的单位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操作间应设有清洗池及放射性污水排放系统;清洗池可用磁砖砌成,水开关采用脚踏式或长臂式。室内地面、墙壁、工作台面用光滑无缝、易除污、耐酸碱材料制成,并备有污物桶和必要的防护屏。灯具、采暖和管线应暗装,室内力图简便易清洗。

放射性污染检测仪

(美国SE公司Inspector多功能核辐射检测仪、αβ表面污染检测仪)

操作人员利用放射性污染检测仪对受污染样品进行检查

(美国SE公司Inspector多功能核辐射检测仪、αβ表面污染检测仪)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Copyright(C) 2021 https://www.hb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