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诚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日本研究显示:吃下福岛核辐射植物的蝴蝶更易早死

日本研究显示:吃下福岛核辐射植物的蝴蝶更易早死

时间:2014/5/20阅读:946
分享:
  • 提供商

    上海诚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58KB
  • 资料图片

    查看
  • 下载次数

    115次
  • 资料类型

    JPG 图片
  • 浏览次数

    946次
点击免费下载该资料

   

               日本研究显示:吃下福岛核辐射植物的蝴蝶更易早死

    科技日报讯 2011年3月,发生在日本福岛*核电站(NPP)的事故,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而近期日本琉球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吃下了福岛*核电站附近采集的放射性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更容易出现畸形和过早死亡。该研究对于包括人类在内其他生物的意义,尚需进一步查明。

    自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破坏而发生严重核泄漏以来,福岛核电站周边土壤、海域中的动植物就多次被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从水稻、蔬菜、奶牛到鱼贝藻类等水产都没能幸免,事故泄漏出的放射性铯也沉降在落叶上,停留到森林表层土壤中。此前有研究表明,一种平地zui常见、喜爱出现于各种草本植物旁的小型蝴蝶——酢浆灰蝶(Zizeeria maha),在接触此类放射性物质后可能会对它们的生理和遗传产生影响。

     英国《自然》下属《科学报告》期刊于近日发表了一项环境科学研究结果。位于日本西原町的琉球大学大瀧丈二和他的同事们进行相关实验,分析了福岛周围地区的核辐射污染可能导致酢浆灰蝶终身摄入放射性同位素的潜在生物学影响。

     实验中,研究人员把福岛周围的放射性植物,喂给了位于福岛南部1000公里的冲绳县的酢浆灰蝶幼虫。结果表明,食用含有相对低含量的福岛*核电站释放的人工铯,对于蝴蝶的生存、生长和发育都会产生可测量的影响,蝴蝶幼虫更容易出现畸形和过早死亡。论文作者表示,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用以探寻这些研究对于其他生物的意义。在得到确认之前,尚不能把这一结果套用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物种上。

     昆虫类曾被认为对低放射剂量的影响抵抗力较强,但既往一次研究中,酢浆灰蝶并没有表现出这种能力。2012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报道称,日本琉球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福岛县的蝴蝶出现严重基因突变,很多蝴蝶的腿、触须以及翅膀形状发生变化,譬如越是放射剂量高的地区,雄蝶翅膀的尺寸越小等等。实验室研究也显示,这些异变与放射性物质有关。(张梦然)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