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TNF反向信号调节炎症反应分子机制

时间:2016-1-11阅读:335
分享:

TNF反向信号调节炎症反应分子机制

TNF-a是一类典型的炎性细胞因子,它的前体是一类II型跨膜蛋白(mTNF-a)。成熟的TNF-a能够识别细胞表面的TNF-R1以及TNF-R2,从而使得该类受体的激活与三聚化。类似的,TNF-a前体有两类截然不同的功能:由于mTNF-a在未结合受体的情况下是天然的三聚化结构,一方面它可以像成熟的TNF-a一样与TNF-R结合产生下游信号,另一方面这一结合也可以使其将受体信号反向传递至配体细胞中(即相反方向)。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mTNF-a的反向信号能够干预LPS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其中的关键步骤包括ERK的激活。然而,其中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在zui近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希腊Debrecen大学的Zsuzsa Szondy课题组阐释了TNF-a反向信号的分子机制。相关结果发表在一期的《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

 

首先,作者希望了解天然免疫细胞表面mTNF-a的表达情况。他们选择了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以及RAW264.7细胞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激活状态下,两类细胞表面TNF-a有一个本底水平的表达,在受到LPS刺激后,这一表达水平会显著提高。之后,他们发现mTNFa的信号会使得下游MKK3/6、PI3K、MAPK、JNK等激酶的激活。

 

进一步,作者通过real-time PCR的方法证明mTNF-a激活后会使巨噬细胞产生TGF-b。而通过小分子抑制剂分别阻断了下游JNK、ERK、MAPK等激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在JNK活性被抑制的情况下,mTNF-a引发的TGF-b释放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p38 MAPK的抑制则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结果说明JNK在mTNF-a的信号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之后,作者证明了mTNF-a通过诱导产生TGF-b能够抑制LPS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由于临床上有许多针对TNF-a的药物,涵盖了包括肠炎、关节炎等在内的多种免疫疾病。但是这些药物在调节炎症反应的效果上却千差万别。作者根据上述实验的结果推测这一差异可能与TGF-b的含量有一定关系。通过体外培养并刺激人员巨噬细胞,同时加入不同类型的药物。结果显示:那些临床上效果好的药物通常能够引发较多的TGF-b的产生。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