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上海药物所发现非编码miRNA抗肿瘤耐药的功能和机制

时间:2016/8/23阅读:237
分享:

非编码miRNAmiRNA-145)抗肿瘤耐药作用机制模拟图 

肿瘤的耐药性是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难题。根据美国国家癌症协会发布的研究数据:90%以上肿瘤患者治疗失败都与耐药相关。因此研究肿瘤耐药的机制、寻找新的抗肿瘤靶点以及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一直是关注的热点。MRP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多药耐药相关蛋白)是ABC转运体家族的一员,也是*个被发现并确定与耐药相关的ABC转运体,因此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MicroRNAsmiRNAs)则是近年来RNA生物学领域中的重大发现。在人类中表达的miRNA1000多种,人体中60%的基因都可能被其调节,它是一类平均长度只有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对靶基因的调节参与了个体发育、细胞分化与增殖、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在肿瘤、代谢紊乱等人类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以下简称“安评中心”)博士研究生高曼在研究员任进、副研究员戚新明的指导下,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发现miR-145可以通过不*碱基互补配对作用于ABCC13UTR的结合位点,在转录后水平来下调靶基因MRP1的表达这一重要新机制。进一步体外、体内研究证明:miR-145可以下调MRP1,减少细胞内的外排,升高细胞内的累积量,增强癌细胞对的敏感性。因此发现了miR-145可通过直接靶向抑制MRP1而增强对耐药的三阴性ru腺癌的作用,为抗肿瘤耐药研究提供了新靶点、新机制和新的治疗手段。

该研究工作于20167月在线发表在Oncotarget上,是继今年3月在期刊BBA-Gene Regulatory Mechanisms上发表发现了非编码miRNA具有双重调控作用的全新分子机制之后,再次发表新研究成果。安评中心关于非编码miRNA相关的研究此前已有多篇文章相继发表,从发现的非编码miRNA双重调控作用的新机制,到非编码miRNA抗肿瘤耐药的新功能,建立了非编码miRNA的发现、筛选、优化、功能和机制确证等一系列研究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获得了国外同研究领域的广泛认可。

该项研究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中科院先导专项的支持。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