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华东理工应用二维荧光分子探针探测恶性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时间:2016/11/24阅读:258
分享: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在应用二维荧光分子探针探测恶性肿瘤标志物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工作与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合作发表于学术刊物《材料》(Adv. Mater.DOI: 10.1002/adma.201604253)。

目前,临床对于肝癌,尤其是胆管癌的诊断缺乏高灵敏度与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使得肝胆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成为医学难题。CD47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并被证明在多种癌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蛋白检测工具,CD47在肝癌与胆管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鲜见文献报道。

基于这一关键医学问题,华理研究人员与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相关研究团队合作,通过简易的超分子组装策略,构建了一种荧光多肽配体与二维硫化钼复合的探针材料,并应用这一探针复合材料的荧光“关开”性质揭示了CD47在肝癌和胆管癌细胞中过度表达。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还应用此类二维探针材料实现了对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与胆管癌的临床组织标记,并通过荧光有效区分了癌与癌旁组织(上图)。本研究为恶性肿瘤标志物的探测提供了新的分子探针工具,还为肝胆肿瘤揭示了一种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这一研究工作是由华理贺晓鹏副研究员、豆伟涛博士研究生与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团队的潘宇飞博士、董立巍博士等通过紧密、跨学科的“医工结合”协作模式完成的,双方研究团队基于此项工作基础,将进一步利用简易、的分子探针技术,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检验模式鉴定潜在肝胆系统恶性肿瘤标志物,并合作研发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诊断试剂盒。 

上述工作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的“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项目资助。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