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高/低亲和力双转运系统是微生物应对外界环境营养扰动的一种保守的策略。而感应和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与纤维素降解真菌表达调控纤维酶密切相关。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纤维素降解真菌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在应对胞外高、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时,分别启用两套对葡萄糖不同亲和力的转运系统: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低亲和力葡萄糖转运系统(系统I)持续存在,发挥转运作用;在低浓度葡萄糖或碳饥饿时,高亲和力葡萄糖转运系统(系统II)解抑制表达,转运胞外有限的营养成分。然而,双系统的分子元件及其在各自环境中发挥的功能,尤其在如何影响纤维素酶表达调控方面,目前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田朝光带领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团队,从分子水平系统鉴定了粗糙脉孢菌葡萄糖双转运系统的基因元件、生理功能及双系统之间的协同调控,并探讨了其对于粗糙脉孢菌适应植物纤维素腐生环境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GLT-1具有较高的Km值(18.42 ± 3.38 mM),而HGT-1/-2分别具有很低的Km参数(16.13 ± 0.95 ?M和98.97 ± 22.02 ?M),它们分别是系统I和II的主要元件(如图)。双敲除HGT-1/-2显着提高粗糙脉孢菌纤维素酶的产量约两倍。通过对一系列多突变体的比较分析发现,HGT-1/-2不仅担负着低浓度葡萄糖的转运,而且深刻影响细胞的碳代谢和信号转导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碳代谢物阻遏(CCR)、纤维素酶调控因子CLR-1/-2以及环腺苷酸-蛋白激酶A(cAMP-PKA)途径紧密相连(如图)。点突变HGT-1/-2中一个保守的氨基酸,HGT-1/-2失去了葡萄糖转运的功能,但是依然具有CCR调控的作用,表明其可能是转运-感应双功能蛋白(transceptor)。该研究为真菌葡萄糖转运、感应及纤维素酶表达调控提供了全新的认识。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