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特商贸有限公司

科研实验中抗血清的制备

时间:2015-4-23阅读:266
分享: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抗血清制备的基本过程:

2、掌握抗血清的收集和保存方法。

二、实验原理

    抗血清为含有某一类具有特异免疫功能的抗体分子的血清,一般为动物被人工注射某类抗原后制备的动物血清。价的抗血清用于研究工作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种抗原能否引起抗体生成反应,一方面取决于抗原分子表面有无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当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后,抗体生成将遵循抗体生成的一般规律——初次反应和再次反应。

    抗原的种类繁多,包括天然的蛋白质抗原和细胞性抗原、合成性抗原以及基因工程抗原等,不同的抗原免疫动物具有不同的特殊性。一般*抗原免疫动物需加用佐剂,尤其在使用可溶性抗原时,以期得到价的抗血清;合成性抗原和基因工程抗原等半抗原物质需先通过人工的方法与蛋白质载体连接后再与佐剂混合免疫动物,方可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使用佐剂后可增加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延长抗原在机体内存留的时间,从而改变了抗原原有的免疫原性。

三、实验材料:

1、金属编号牌(对动物作标记录)或染料;

21毫升,5毫升、20毫升注射器;

3、*头(9#12#),卡价苗针头(41/2 # — 51/2 #);

4、灭菌平皿,疫苗瓶,*瓶,皮塞以及吸管,脱脂棉;

5、卡介苗(75mg/ml);

6、抗原(小鼠血清);

7、*溶液,*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8、液体石腊(医用),羊毛腊(配制佐剂用);

9、灭菌生理盐水,消毒用酒精,2.5%碘酒;

101.5%琼脂,玻板,饭盒(保湿、保湿作用);

11、实验动物(家兔)。

四、实验步骤

1、动物的选择

    羊、马、鸡、猴、豚鼠、兔都是常用的免疫动物,在实验中,选择动物时应考虑抗原与动物的种属关系、抗原性质与动物种类、免疫血清的需要量、免疫血清的要求以及动物个体等因素。免疫用动物应选适龄、健壮.为雄性。zui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家兔,一般选择选择年龄在6个月以上当年繁殖的性,体重2 3公斤,健康家兔三只,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2、抗原制备

    1)抗原稀释: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抗原稀释为2mg/ml,于免疫前一天加入*溶液,使每毫升抗原溶液含*1000 UI,*1000 UI,放4隔夜(一般可不加青、*)次日取出,与佐剂混合制成乳剂后用于动物免疫。

    免疫原的注射剂量应考虑其抗原性的强弱、分子量大小、动物的个体状态和免疫时间。对于纯的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剂量,通常小鼠抗原剂量为50100μg/次,大鼠为100200μg/次,兔为100μg 1 mg/次,合成免疫原为2 mg(半抗原约为20200μg),一般需要与等量的福氏*佐剂混合。加强免疫的剂量为计量的1/2,通常用不*福氏佐剂或不用佐剂。如需制备高度特异性的抗血清,可选用低剂量抗原短程免疫法;反之,欲获得价的抗血清,宜采用大剂量抗原长程免疫法。

    2)佐剂和抗原乳剂的配制

    1、佐剂的配制:福氏*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各实验室的配方不尽相同,我室采用的配方如下:

    医用液体石腊 20毫升

    羊毛脂 12

    水浴溶化、混匀,分装于*小瓶,用纱布、线绳扎紧瓶塞。820分钟灭菌,4保存备用。于免疫前准备抗原乳剂制备时,以活卡介苗(有时亦用死卡介苗)代替死结核菌,每毫升试剂中加入10mg活卡,即为福氏*佐剂。

    2、抗原乳剂的制备:其方法一般有两种,其一,将等量的*佐剂(注意佐剂必须预先加热融化,但不超过50)和抗原溶液分别吸入两个5ml注射器内,在两个注射器的12# 针头间套上一根长约812cm的医用无毒塑料管,将两个注射器连接在一起(塑料管必须先经酒精浸泡消毒,使用时取出,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后,与注射器针头相连接,塑料管与针头的口径须合适,不能松,稍紧些为宜),针头插进塑料管约12cm然后由两人相对而坐后缓缓推动针蕊,使管内溶液进入塑料管道至对侧注射器内,每次推动针蕊时必须把管内容物全部推出,另一侧也同样操作,使管内液体往返混合,直至形成油包水乳剂(Water-in-oil enulsion)为止。

    其二是,将等量的佐剂和抗原溶液倒入钵内,经过反复碾磨,也可形成油包水乳剂,该法主要优点是快速,可靠,不足方面主要是由于粘附过多,浪费佐剂及抗原。

    制成的乳剂是否形成油包水乳剂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方法是将制成的乳剂滴一滴在凉水(自来水)表面,质量合格的乳剂滴入水面保持滴珠完整而不分散,不合格者进入水面后立即扩散,水面油亦逐渐扩大,这就必须要继续操作至质量合格为止。但有时,由于佐剂的配制质量原因,很难乳化至合格,遇有这种情况,须考虑重新配制佐剂。

    3、免疫途径,剂量和免疫周期

    抗原注射途径可根据不同抗原及试验要求,选用皮内、皮下、肌肉、静脉或淋巴结内等不同途径注入抗原进行免疫。一般常采用背部、足掌、淋巴结周围、耳后等处皮内或皮下多点注射。初次免疫与第二次免疫的间隔时间多为24周。常规免疫方案为抗原加CFA皮下多点注射进行基础免疫;再以免疫原加IFA25次加强免疫,每次间隔23周,皮下或腹腔注射加强免疫。

    1)常规(皮内多点注射)免疫:

    1*次免疫:剂量为每只兔子注射1.0 ml抗原乳剂(含抗原量12mg)。注射部位为两只后脚掌的皮内各注射0.2 ml,其余0.6 ml分多点注入脊柱二侧,颈部,腹股沟和腋窝等处淋巴结附近部位皮内,每点可注入0.05ml,分12点注入。

    2第二次免疫:初次免疫后20天左右,剂量为1.0ml/只(12 mg/ml),加福氏不*佐剂。注射部位在腹部皮下多点注射,每点注入0.1 ml

    3第三次免疫:再次免疫后两周内进行,注射剂量和部位同第二次免疫,免疫后714d抽取少许静脉血,分离血清,试血测定效价。

    2)淋巴结免疫:主要优点是可减少抗原用量。过程如下:

    1卡价苗致敏:免疫前足掌皮下每侧各注入活卡价苗(75 mg/ml0.3 ml10天左右观察两侧腘窝淋巴结,一般可肿胀如蚕豆大小,此时即可进行淋巴结内免疫注射。

    2*次免疫:用手淋巴结后在两侧腘窝淋巴结内各注入抗原乳剂0.25ml,每只兔总量0.5 ml;为加强免疫,于初次免疫20天后,于腹部皮下多点注射不加佐剂抗原溶液1mg/1ml

    3二周后可如同*次免疫的剂量和途径再注射一次,一般可在第三次免疫注射前试血滴定效价,效价如已达到要求可不必进行第三次免疫。有条件的情况下,免疫后要加强动物饲料管理,如给熟黄豆饲养等。

    3)腹腔免疫:一般不必加佐剂,适用于细胞性或颗粒性抗原,而且抗原性较强者,例如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家兔或小鼠即可用此法。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