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尿液沉渣检查及尿液蛋白分析

时间:2015-9-28阅读:389
分享:

尿液沉渣检查及尿沉渣成份分析

1.尿沉渣检验方法学进展主要是显微镜检查的标准化和沉渣中有形成份分析方法的改进。近年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欧洲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ECCLS),日本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JCCLS)和我国(1995年武夷山会议)先后制定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的推荐方法或试行方案,其中包括尿液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标本的制作(包括特殊的离心管和标准尿板,离心力的要求,载玻片的标准)操作规程及报告方式(XXX个细胞/μl )等,这些方法学的改进使实验结果更,更准确,更有实验结果动态分析的可比性。

2.尿沉渣有形成份分析进展主要有:

(1)利用干化学试带法检查尿中白细胞,红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的筛选。

(2)利用平面流动池中连续位点图像摄影系统,摄置尿沉渣粒子的静止图象,对尿沉渣粒子进行自动分类,电脑储存等,形成独立的尿沉渣自动分析仪,或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电阻抗原检测尿中细胞成份,进行定量分析的全自动*仪如UF-100。

(3)在干涉显微镜下观察尿沉渣中细胞管型,清晰度明显提高;相差显微镜中由于视野明暗反差大,故对不典型红细胞及血小板易与识别。用透射电镜对尿沉渣的超薄切片进行观察,可准确的诊断细菌管型,白色念珠菌管型(见于肾脓肿及白色念珠败血症患者)及血小板管型(见于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用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尿沉渣,易于识别脂肪管型中的成份。

(4)采用尿沉渣活体染色及细胞化学染色法等多种染色法来识别各种管型,如结晶紫-沙黄染色,可识别管型(尤其是透明管型),并能区别存活及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和检出闪光细胞。用巴氏染色观察有形成份的细微结构,对尿路肿瘤细胞和肾移植排异反应具有诊断意义。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可鉴别不典型红细胞和白细胞,并可区别中性粒细胞管型及肾上皮细胞管型。用酸性磷酸酶染色,可区分透明管型与颗粒管型。

(5)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识别各种细胞。临床上可根据出现的不同细胞而诊断一些疑难的肾病如新月体肾炎,药物引起的急性问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等。因此尿沉渣检查方法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实验检查方法。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