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文章>>染色体畸变的试验方法
染色体畸变是基因突变的一种形式,通常后果比较严重。可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或人和哺乳动物体细胞系作为材料进行检测,常用的体细胞系有中国地鼠卵巢细胞(CHO),中国地鼠肺成纤维细胞(V79和CHL),人胚肺2倍体成纤维细胞等。
一、实验原理
外周血中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在细胞增殖周期的G。期或G。期(不同于体外培养的体细胞)。一般条件下是不会再分裂的。当在培养物中加入适量的植物血凝素(phytohernagglu—tinin,PHA),37℃培养52~72h后,淋巴细胞开始转化,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此时可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固定,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良好的中期染色体分裂象。电离辐射,化学有害物质作用于机体或体外细胞,均可引起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且损伤与剂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受试材料:外周血淋巴细胞。
2.RPMI 1640培养液,含20%小牛血清。
3.肝素:用生理盐水配成500U/ml,4℃冰箱内保存备用。
4.秋水仙素:用0.85%生理盐水配成40μg/ml浓度,过滤后4℃冰箱保存。
5.促细胞分裂剂:植物血凝素(PHA)。
6.KCl低渗液:配制75mmol/L KCl水溶液。
7.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
(二)实验方法
1.受试物的处理实验分组,至少设立五个组,即阳性对照、阴性(溶剂)对照及三个剂量组。zui高剂量和zui低剂量之间相差10倍,中间再设一个剂量,阳性对照物为已知的染色体断裂剂。
2.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培养。
3.收集细胞经受试验处理的细胞,培养开始后52~72h收集细胞。依不同受试物收集时问有所差异。
4.加入秋水仙素培养终止前4h于培养物中加入40μg/ml秋水仙素,终浓度为0.4~0.8μg/ml,37℃培养。
5.制片。
6.染色用(}iem∞染液染色15min,用自来水轻轻冲洗残留染液,待干。
7.镜检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分散良好的分裂象细胞,然后用高倍镜观察,进行染色体畸变计数,分析,分别记录染色体畸变细胞数及各种类型染色体畸变细胞数,选择良好的典型的染色体畸变图进行显微照相。
三、结果分析
1.染色体总畸变率及畸变率
总畸变率(%)=各种畸变类型数/分析细胞总数×100
畸变率(%)=染色体畸变数/染色体总数×100
2.畸变类型分析包括断片(F)、双着丝粒(D)、环(R)、互换(E)等,电离辐射常见断片、双着丝粒、环等,而化学毒物常见单体断裂。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