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水工艺对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机制与规律
阅读:704发布时间:2015-11-25
提 供 商: | 山东金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 12.5KB |
---|---|---|---|
资料图片: | 下载次数: | 39次 | |
资料类型: |
WORD 文档 ![]() |
浏览次数: | 704次 |
详细介绍
摘要: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和生物稳定性的研究是近年来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特性,系统论述了净水工艺对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机制与规律,并就制备生物稳定性饮用水的工艺进行了探讨,提出组合工艺是去除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制备生物稳定水的有效途径。
有机污染物造成的饮用水水质恶化是当前水处理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有机物中的“三致”及“三致”前体物质、毒性物质,将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人体健康;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饮用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引起的管网中细菌再生长,对给水管网和管网水质产生危害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当出厂水中含有了一定量的有机物,细菌将附着于管网管壁,利用水中营养基质生长而形成生物膜,诱发管壁腐蚀和结垢;生物膜的老化脱落会引起用户水质恶化,色度和浊度上升,造成二次污染;管壁结垢和腐蚀会降低管网的输水能力,二级泵站动力消耗增加,甚至引起爆管等;而生物膜与管网水中病源微生物的滋生还会对饮用者的健康构成直接的威胁 [1,2]。因此作为营养基质的有机物存在于给水管网中,将给管网和管网水质带来严重影响,应加以控制。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