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蓝星化工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杀菌灭藻剂集团质量控制

时间:2017-8-13阅读:89
分享:

    中菌藻繁殖和粘泥生长,并具有良好的粘泥剥离作用和一定的分散、渗透作用,能有效地去除藻类繁殖和粘泥增长,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均有很好的杀菌;同时具有一定的去油、除臭能力和缓蚀作用。
1227毒性小,无积累性毒性,并易溶于水,并不受水硬度影响,因此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纺织等行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用以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菌藻滋生,对杀灭盐还原菌有。作为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粘泥剥离剂使用,也可用作晴纶纤维染色的均染剂及其纺织加工前的柔滑和抗静电处理。1227可作为纺织印染行业的杀菌防霉剂及柔软剂、抗静电剂、乳化剂、调理剂等。质量指标 符合HG/T 2890—2011
循环水杀菌灭藻剂简介:
外观:,无沫,无杂质,活性成分:过氧化氢(571 g/L);银稳定剂(胶态微粒银离子(0.36g/L)  循环水杀菌灭藻剂PH值(20摄氏度):1.7密度(20摄氏度):1.2kg/L 性能特点:去除流体管道设备内壁包覆生成的粘泥、藻类及有害微生物;抑制循环水冷流体系统菌藻繁殖;不受水质影响,稳定性强。使用范围:循环冷却水流体系统管道及设备内表面除粘去污处理;水体微生物控制的日常维护。环境安全:无积累性毒性产生,环保型;易溶于水,降解性好,不产生其他残留;不含重金属及强氧化性物,无腐蚀性,针对性强;
杀菌灭藻剂循环水中各类细菌、藻类的成因:
循环冷却水体中细菌主要有异养菌、自养菌、霉菌、酵母菌等。即以有机物为碳源的细菌都称为异养菌,自养菌是以二氧化碳,碳酸盐作为碳源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菌类主要危害表现在产生粘泥沉积覆盖在换热器中换热管及相关流体管壁,降低冷却水冷却作用,增加运行成本。真菌对金属并没有直接的腐蚀性,但它产生的粘状沉积物会在金属表面建立差异腐蚀电池而引起金属的腐蚀,并且粘状沉积物覆盖在金属表面,加快金属的点腐蚀而形成锈垢。
杀菌灭藻剂循环水中各类细菌、藻类的危害:
藻类对循环水体的危害在于死亡的藻类会变成冷却水系统中悬浮物和沉积物。在换热器中,为细菌和霉菌提供食物。藻类形成的团块进入换热器中后,会堵塞换热器中的管路,降低冷却水的流量,从而降低冷却水的冷却效果。生成的沉积物所覆盖的金属表面则由于形成差异腐蚀电池而常会发生垢下腐蚀。除粘灭藻剂,对换热管壁的微生物粘泥进行保护性剥离清除,提高换热设备换热效能。一般化学品,但需做好个人防护(使用时请配带橡胶手套),皮肤接及眼睛接触请用水清洗,具体操作请参考MSDS; 参考用量请咨询相关销售人员。使用说明:水溶性物质,直接添加到循环流体中,不影响机台正常运行。包装与存储:25KG塑料桶包装;存放在于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处,不用时密封,保质期为2年。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