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机制可解癌症靶向治疗耐药

时间:2016-2-15阅读:255
分享: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机制可解癌症靶向治疗耐药

就在人们对分子靶向治疗寄予厚望时,它却出现一个令人失望的难题:耐药。为什么会这样?我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致癌靶点的另一条促癌通道,揭示了靶向治疗耐药的新机制,这为靶向药物研发开拓了新思路。

该研究成果近期刊登于自然科学领域杂志《自然—通讯》,由*重大研究计划科学家、长江学者刘强教授,中山大学及大连医科大学*“创新团队”为研究主力,协同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合作完成。

分子靶向治疗因作用于致癌位点而被称为“生物”。刘强介绍说,肿瘤生物学研究已鉴定多种蛋白激酶在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这些激酶就成为治疗的靶标。目前,针对这些靶标已研发了多种靶向药物,如格列卫、易瑞沙等。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靶蛋白的激酶活性发挥其抗癌作用。

靶向药物治疗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然而,仍有许多患者对治疗并不敏感,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生物”面对有些肿瘤缘何成为“哑炮”?刘强说,这源于我们对“敌人”的了解还不够。

刘强带领的团队就在研究中发现靶蛋白的非激酶依赖性的促癌机制。他们以乳腺癌为模型,发现有一种极光激酶蛋白在肿瘤中的异常细胞定位,增加了靶蛋白激酶的生物特性,产生非激酶活性依赖的促癌功能,即可作为核转录因子促进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使其对激酶抑制剂(靶向药物)产生抵抗,导致耐药。通过纠正该靶标激酶的异常细胞定位,抑制其核转录功能,就有可能克服耐药性。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